徐莹莹

作品数:73被引量:28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玉米秸秆还田半干旱区半干旱地区秸秆还田方式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农机化研究》《玉米科学》《中国土壤与肥料》《黑龙江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种子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半干旱区浅埋滴灌技术对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5年第4期18-24,共7页杨慧莹 王宇先 高盼 徐莹莹 张巩亮 闫锋 董扬 申惠波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CX23GG11,CX23JC06);国家农业环境齐齐哈尔观测实验站(NAES058AE10);齐齐哈尔市科技计划创新激励项目(CNYGG-2023024)。
为了有效提高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半干旱区大豆产量,提升水分利用效率,设置常规喷灌和浅埋滴灌两个灌溉处理,选用两个大豆主栽品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优化大豆全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并提升产量。结果表明,浅埋滴灌可以满足大豆关键生育时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 浅埋滴灌 大豆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半干旱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富里酸含量及其结构特征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5年第1期35-44,共10页高盼 王宇先 李欣洁 蔡姗姗 徐莹莹 杨慧莹 张巩亮 
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项目(CZKYF2024-1-B004)。
为明确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基于7年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照(CK,无秸秆还田)、FG(秸秆覆盖还田)、FM(秸秆翻埋还田)和FH(秸秆碎混还田)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富里酸含量及结构特征进...
关键词:半干旱区 秸秆还田方式 土壤富里酸 荧光结构 
半干旱区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养分、氮肥利用率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4年第10期1-7,共7页高盼 王宇先 李欣洁 蔡姗姗 徐莹莹 杨慧莹 张巩亮 
齐齐哈尔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ZDGG-202208);齐齐哈尔市科技计划创新激励项目(CNYGG-2023029,CNYGG-2023024);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农业基础数据监测项目(CX23JC06)。
为探究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玉米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田为研究对象,研究CK(常规种植)、秸秆还田不配施氮肥(SR+N0)、秸秆还田分别配施氮肥262.5 kg·hm^(-2)(SR+N1)、300.0 kg·hm^(...
关键词:秸秆还田 氮肥 全量养分 氮肥利用效率 产量 
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4年第8期19-24,共6页徐莹莹 王宇先 杨慧莹 高盼 张巩亮 申惠波 刘玉涛 徐婷 
齐齐哈尔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ZDGG-202208);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农业科技基础创新优青项目(CX23YQ20);齐齐哈尔市科技计划创新激励项目(CNYGG-2023023)。
为进一步优化玉米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促进氮肥有效转化利用,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土壤酸解总氮、酸解铵态氮、酸解氨基酸态氮和酸解氨基糖态氮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施氮量为...
关键词:水肥一体化 施氮量 有机氮组分 玉米产量 
东北半干旱黑土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4年第3期127-135,共9页高盼 申慧波 王宇先 蔡姗姗 徐莹莹 杨慧莹 王晨 张巩亮 
西部风沙干旱区节水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CX23GG11);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项目(CZKYF2021-2-C021);齐齐哈尔市科技计划创新激励项目(CNYGG-2023029)。
为明确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基于6 a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无秸秆还田(CK)、秸秆覆盖还田(FG)、秸秆翻埋还田(FM)处理下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及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及其结构特征进行...
关键词:秸秆还田方式 土壤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碳 荧光结构 东北黑土区 
保护性耕作模式对黑钙土农田养分含量、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4年第5期19-26,共8页徐莹莹 王宇先 杨慧莹 高盼 张巩亮 王晨 刘玉涛 谭可菲 
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项目(CZKYF2022-1-C043);齐齐哈尔市科技计划创新激励项目(CNYGG-2023023)。
为验证轮耕制度下的保护性耕作长期效应,并快速推广秸秆原位还田,基于土壤化学分析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比对了保护性与传统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指标和细菌群落组成的差异,探究保护性耕作模式对黑钙土农田养分含量和细菌群落结构及...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黑钙土 土壤养分 细菌群落 玉米产量 
半干旱地区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2024年第8期149-151,共3页高盼 王宇先 徐莹莹 杨慧莹 王晨 张巩亮 
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项目(CZKYF2021-2-C02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专项(HNK2019CX12-06);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XDA28130504);国家农业环境齐齐哈尔观测实验站项目(NAES058AE10)。
为了探索半干旱区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和产量的影响,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秸秆长期定位试验田为研究对象,对CK(常规种植)、FM(秸秆翻埋还田)和FG(秸秆覆盖还田)3种处理下土壤颗粒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玉米...
关键词:半干旱地区 秸秆还田 颗粒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碳 产量 
玉米秸秆还田下深松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被引量:6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4年第1期205-213,共9页高盼 王宇先 蔡姗姗 徐莹莹 杨慧莹 王晨 张巩亮 
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项目(CZKYF2021-2-C02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专项(HNK2019CX12-06);齐齐哈尔市科技计划创新激励项目(CNYGG-2023029);国家农业环境齐齐哈尔观测实验站项目(NAES058AE10)。
为明确不同秸秆还田结合耕作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基于6 a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CK(不深松+不秸秆还田)、NFG(不深松+每年秸秆还田)、EFG(隔一年深松+每年秸秆还田)、TFG(隔两年深松+每年秸秆还田)和...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 深松 土壤有机碳 胡敏酸 三维荧光光谱 
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对长期玉米秸秆还田方式的响应被引量:2
《福建农业学报》2023年第12期1466-1477,共12页张巩亮 徐莹莹 王宇先 杨慧莹 高盼 王晨 赵蕾 
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项目(CZKYF2022-1-C043);齐齐哈尔市科技计划创新激励项目(CNYGG2022040);黑龙江省科技计划省院科技合作项目(YS20B09);国家农业环境齐齐哈尔观测实验站(NAES058AE10)。
【目的】探明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龙江西部玉米产区土壤养分以及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于2015—2021年,以玉米品种嫩单19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秸秆不还田(CK)为对照,设置秸秆覆盖还田(CSR)、秸秆碎混还田...
关键词:玉米 秸秆还田方式 土壤真菌群落 环境因子 产量 
外源甜菜碱浸种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年第8期8-12,共5页徐婷 王俊强 韩业辉 周超 曲忠诚 韩冬伟 高盼 徐莹莹 
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GA20-B102-06);齐齐哈尔市科技局创新激励项目(CNYGG-2022039,CNYGG-2022033);黑龙江省中国科学院关义新玉米遗传育种工作室。
为探究外源甜菜碱(GB)的最佳施用浓度,以玉米齐禾401种子为试材,8℃低温胁迫下,调查玉米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玉米幼苗的农艺指标、生理指标,分析外源甜菜碱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显著影...
关键词:甜菜碱 低温 玉米 种子萌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