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方式

作品数:154被引量:1416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莹莹王宇先高盼杨慧莹王允青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秸秆还田方式对红壤理化性质及养分淋失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2025年第3期70-76,共7页陈玉妮 盛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9020);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JJ30602)。
【目的】为改善红壤土结构性质和水肥保持能力,保障和提高区域农业生产。【方法】采用室内土柱淋溶试验,以不进行秸秆还田的空白试验为对照,研究碎秸秆、秸秆粉末和秸秆灰3种秸秆还田方式对南方红壤理化性质及养分淋失的影响。【结果】...
关键词:红壤 秸秆还田 团聚体稳定性 养分淋溶 
半干旱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富里酸含量及其结构特征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5年第1期35-44,共10页高盼 王宇先 李欣洁 蔡姗姗 徐莹莹 杨慧莹 张巩亮 
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项目(CZKYF2024-1-B004)。
为明确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基于7年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照(CK,无秸秆还田)、FG(秸秆覆盖还田)、FM(秸秆翻埋还田)和FH(秸秆碎混还田)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富里酸含量及结构特征进...
关键词:半干旱区 秸秆还田方式 土壤富里酸 荧光结构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不同深度土层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8期100-110,共11页陈佳琦 郭炜 王楠楠 李玉梅 王伟 高中超 孙冬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500305,2022YFD1500704)。
为研究秸秆还田措施对东北草甸土团聚体尺度土壤有机碳(SOC)形态分布特征对的影响,利用已进行5a的包括免耕(NT)、浅翻20 cm(ST)、深翻35 cm(DT)和免耕秸秆覆盖(NTS)、秸秆浅翻还田20 cm(STS)、秸秆深翻还田35 cm(DTS)田间定位试验,采用...
关键词:团聚体稳定性 有机碳形态 闭蓄态 矿物结合态 
秸秆还田方式配施氮肥对玉米秸秆腐解特征及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4年第10期95-104,共10页李泽毅 马玉洁 付鑫 彭正萍 李旭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2207404);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326402D);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901300)。
为探究华北平原麦玉轮作区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和氮肥管理下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和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规律,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尼龙网袋法分析秸秆旋耕还田(RT)和深翻还田(DT)两种秸秆还田方式和180 kg...
关键词:还田方式 施氮量 秸秆腐解 土壤有机碳 小麦产量 
高寒黑土区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马铃薯营养成分及产量的影响
《南方农业》2024年第19期8-12,共5页李濛池 韩伟 刘雅萍 李学敏 黄修梅 惠霖 赵玉平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2YFDZ0010);内蒙古自治区育种联合攻关项目(YZ2023006);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及重大农业技术协同推广资金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结转项目(21326320D)。
为寻找在高寒黑土区,对马铃薯营养成分与产量适宜的耕作方式,以费乌瑞它为研究对象,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深翻+秸秆还田(PS)、深松+秸秆还田(SS)、旋耕+秸秆还田(RS)、常规耕作(CK),分析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的马铃薯淀粉、蛋白质...
关键词:马铃薯 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营养成分 产量 高寒黑土区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速效磷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农业科技与装备》2024年第5期46-48,共3页李凤彬 崔志超 刘令群 陈俊杰 宁堂原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21CXGC010804-05-01)。
为探讨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速效磷和玉米产量的影响,设置秸秆粉碎还田(SCRT)、秸秆覆盖还田(SCR)和秸秆不还田(SNR)3个处理,调查各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和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植株干物质量及产量情况。结果表明,与SNR相比,S...
关键词:玉米 秸秆还田 土壤速效磷 产量 
秸秆还田方式对盐碱旱作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玉米科学》2024年第10期84-93,共10页孙云云 窦金刚 刘方明 高玉山 侯中华 郭淑梅 刘慧涛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CXGC2021TD004);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230203158SF);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500105-3)。
以盐碱性耕作土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设置CK(未施秸秆)、NTS(秸秆免耕覆盖还田)、RTS(秸秆旋耕还田)、PTS(秸秆深翻还田)4个处理,明确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各指标的影响,为秸秆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关键词:玉米 秸秆还田方式 盐碱旱田 理化性质 
秸秆还田方式对棕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5期403-409,共7页张迪 丁子凡 孔健健 齐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271899);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LJKZ0994)。
农业生态系统生产过程的维持与生态功能的发挥受土壤中碳(C)、氮(N)、磷(P)的含量及其耦合关系的影响。以辽宁省典型棕壤为研究区,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了秸秆、牛粪和生物炭单独及其组合还田对棕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秸...
关键词:秸秆还田 化学计量比 棕壤 生物炭 
秸秆还田方式与播种深度对夏直播花生土壤物理性状与出苗特性的影响
《作物学报》2024年第8期2106-2121,共16页朱荣昱 赵蒙杰 姚云凤 李艳红 李向东 刘兆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230195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ZR2022QC040);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SDAIT-04-06)资助。
为探讨播种深度及不同小麦秸秆还田方式下对土壤物理性状、花生下胚轴生长动态以及出苗率的影响,通过设置小麦-花生周年定位试验,花生季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包括翻耕还田(P)、旋耕还田(R)、免耕覆盖(N);裂区为花...
关键词:花生 秸秆还田 播种深度 出苗特性 
秸秆还田方式对内蒙古东部地区土壤水热及春玉米苗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2024年第4期223-231,共9页王富贵 邹润厚 高聚林 王振 程志鹏 郝琪 张悦忠 王志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500902-4);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研发与成果转化项目(2022YFDZ0041);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2021ZD0003)。
针对温凉旱作区春季低温和干旱频发导致玉米无法按期播种,及苗期易受“倒春寒”冷害等问题,设置常规浅旋(CP)、秸秆全量深翻还田(MB+R)、秸秆深松混拌还田(CS+R)、秸秆覆盖免耕播种(NT+R)、秸秆覆盖条带深旋播种(ST+R)共5个处理,分析温...
关键词:春玉米 秸秆还田 土壤水热 苗期生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