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伟

作品数:12被引量:9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超大型浮体岛礁水动力载人潜水器模型试验更多>>
发文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造船》《船舶力学》《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工业与信息化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超大型浮体柔性夹层连接器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3
《船舶力学》2019年第2期200-210,共11页张浩 祁恩荣 宋恒 李志伟 夏劲松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海洋超大型浮体复杂环境响应与结构安全性"资助(2013CB036100)
考虑连接器作为超大型浮体最为薄弱的构件之一,研究带有柔性夹层连接器的力学特性,旨在明确柔性夹层对连接器的刚度和应力变化的影响。文章将钢与柔性夹层的层合本构模型与接触力学分析手段相结合建立计算理论,以提高计算效率和收敛性...
关键词:连接器 层合本构模型 柔性夹层 接触力学 
近岛礁超大型浮体水弹性响应研究(英文)被引量:2
《船舶力学》2018年第9期1155-1163,共9页李志伟 吴有生 丁军 张正伟 田超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No.2013CB036100)
文章将Boussinesq方程和格林函数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计算布放在岛礁附近的超大型浮体水弹性响应的数值方法。应用该方法,计算了超大型浮体的运动响应和连接器载荷,并与水池试验的实测值进行了对比。文中的研究内容可为后续的...
关键词:超大型浮体 水弹性 BOUSSINESQ方程 复杂海底地形 模型试验 
两类RMFC模型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中国造船》2018年第1期36-46,共11页李志伟 张正伟 倪歆韵 
目前使用的RMFC模型有两类。一类是取各模块各自的6自由度运动为基本模态,并在运动方程中加入连接器的刚度。另一类是将超大型浮体的各模块和连接器看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其固有模态。论文对这两类模型的理论进行介绍,并对应用这两类模型...
关键词:RMFC模型 连接器载荷 
超大型浮体柔性连接器疲劳强度模型试验被引量:2
《船舶力学》2017年第11期1374-1382,共9页祁恩荣 宋恒 李志伟 张浩 夏劲松 竺一峰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2013CB036104)
为了保证超大型浮体的作业安全,需要精确评估连接器结构疲劳强度。文章针对一种由尼龙柔性夹层和环肋加强圆管轴构成的铰接式连接器,开展了疲劳强度模型试验,测量了热点应力、疲劳寿命和裂纹扩展。考虑接触、柔性层以及开孔的影响,采用...
关键词:超大型浮体 柔性连接器 模型试验 疲劳寿命 
近岛礁超大型浮体连接器载荷研究(英文)被引量:5
《船舶力学》2017年第3期329-338,共10页李志伟 张正伟 田超 丁军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No.2013CB036100)
对于布置在岛礁附近的浮体,复杂海底地形的作用不可忽略。文章基于RMFC模型,同时将地形作为固定物体,研究了复杂海底地形对布置于岛礁附近的超大型浮体的运功响应和连接器载荷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地形的存在对浮体绕射力存在显著...
关键词:变化地形 超大型浮体 RMFC模型 连接器载荷 
超大型浮体柔性连接器动响应研究被引量:2
《船舶力学》2017年第z1期209-217,共9页祁恩荣 宋恒 陆晔 李志伟 夏劲松 
为了降低VLFS(超大型浮体)模块连接的巨大载荷,通常选择柔性连接器.本文以某横向浮筒式的浅吃水超大型浮体为研究对象,采用RMFC模型(刚性模块柔性连接器)分析连接器载荷和模块运动响应,并与三模块模型试验进行比较验证.通过较高和较低...
关键词:超大型浮体 柔性连接器 连接器载荷 运动响应 
超大型浮体模块柔性连接功能仿真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8
《船舶力学》2015年第10期1245-1254,共10页祁恩荣 刘超 夏劲松 陆晔 李志伟 岳亚霖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2013CB036104)
精确评估模块柔性连接性能对连接器和超大型浮体的结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而模型试验是获取超大型浮体模块柔性连接性能的必要手段。文章以横向浮筒式的浅吃水超大型浮体为研究对象,根据连接器动响应计算结果,设计了柔性连接器模型;通...
关键词:超大型浮体 柔性连接器 组合载荷 动态响应 
近岛礁波浪传播变形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8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5年第2期194-200,共7页丁军 田超 王志东 凌宏杰 李志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036100);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2012]533~~
该文以某典型岛礁地形为研究对象,通过水池模型试验方法对岛礁附近波浪沿程变化、横剖面波高变化和礁坪上波浪变化等近岛礁波浪传播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波浪从远海传播至岛礁附近,经过礁坪前地形剧烈变化地带时波高增大...
关键词:典型岛礁 波浪传播 浅水变形 模型试验 
三艘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阻力性能初步研究(英文)被引量:8
《船舶力学》2013年第12期1411-1425,共15页李浩 李志伟 崔维成 
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发的3艘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各自采用了不同的水动力设计思想。文章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三艘载人潜水器的水动力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综合比较。DEEPSEA CHALLENGE和Deepsearch潜水器采用了鱼雷外形来减小阻力而Deep Fli...
关键词:全海深 载人潜水器 水动力性能 下潜、上浮时间 计算流体动力学 
第三代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深海挑战者”的阻力特性分析被引量:7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3年第1期1-9,共9页李志伟 崔维成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863计划;2009AA093303);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科研项目(BRA2011116)~~
当前,能在全海深(11000 m)范围内进行观察作业的载人潜水器代表了最前沿的国际深海载人技术。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如何大幅度提高下潜和上浮速度以确保海底作业时间已经成为潜水器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该文是系列研究的第一篇论文,主要解...
关键词:载人潜水器 全海深 阻力性能 试验设计 响应面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