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志强

作品数:8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行政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正义党群关系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民众人民行动党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论“正义”的思想逻辑、框架结构及其政治归宿被引量:3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4期44-49,共6页靳志强 
正义虽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但它始终是人性与利益理性互动的结果。利益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参与了社会各领域的博弈,也融入正义的结构之中。正义的综合框架可归纳为:一本性、二重性、三形态、四环节。即除了"以人为本"外,正义没...
关键词:人性 利益 正义 政治归宿 
刘少奇论“领导群众的艺术”——关于党群关系的重要思想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3期5-8,共4页靳志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方略研究(11YJA710079);中共福建省委党校青年博士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经验及启示研究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刘少奇就把"领导群众的艺术"作为正确处理党群关系的重要方法。他不仅阐释了"领导群众的艺术"的内涵,而且分析说明了为什么要掌握"领导群众的艺术",以及如何贯彻"领导群众的艺术"。这些思想为在革命时期做好群众工作...
关键词:刘少奇 领导群众 启示 
刘少奇关于防止党“脱离群众”的思想及启示
《丽水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36-39,共4页靳志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课题(11YJA710079)
刘少奇提出了防止和克服党"脱离群众"的思想,阐明了"脱离群众"的危害,归纳了"脱离群众"的原因,指出了防止"脱离群众"的办法。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正确处理党群关系、克服"脱离群众危险"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刘少奇 脱离群众 党群关系 
全球正义:内涵、框架及限度被引量:1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611-615,共5页靳志强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青年博士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课题(11YJA710079)
分析了全球正义的内涵、适用框架及其限度等问题,指出在全球化时代,全球正义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还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相较于传统的正义观研究,全球正义问题是在跨国的层面展现的,它不仅具有一般正义问题的共性还有其内在的规...
关键词:全球正义 政治哲学 内涵 框架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域与问题审视被引量:2
《长春大学学报》2014年第7期957-960,共4页靳志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YJA710079)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前国内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其研究论域主要集中在: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贡献、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某一理论主题或具...
关键词: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论域 问题 
中共十八大以来群众路线研究综述被引量:1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6,共6页靳志强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方略研究"(11YJA710079)
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内学术界对群众路线的内涵、重大意义、历史进程、经验教训、制约因素以及贯彻群众路线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勾勒出既有研究成果的总体脉...
关键词:中共十八大 群众路线 研究综述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联系民众的经验和启示被引量:4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3期27-31,共5页靳志强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长期的执政实践中积累了一套联系民众的方法和经验,形成了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在权力层面,力推"议员接待日"制度和议员回访选民制度,直接联系选区民众;在政府层面,组建"人民协会",搭建政府和民众双向沟通的桥梁;在政...
关键词:新加坡 人民行动党 民众 经验 启示 
正义的祛魅——论正义的价值形态、制度形态和日常形态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3期1-3,9,共4页靳志强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青年博士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经验及启示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方略研究"(11YJA710079)
正义是人类理性的提升或提纯,它同时具备三种形态:价值形态、制度形态和日常形态。正义的价值形态为人类的社会理性确立形而上的终极坐标;正义的制度形态体现实现正义诉求的社会基本结构及其制度安排;正义的日常形态是人们社会化的心理...
关键词:正义 人类理性 价值形态 制度形态 日常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