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轩

作品数:9被引量:9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粒度参数粒径分布特征风沙土呼伦贝尔沙地黄土高原丘陵区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林业科学》《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土壤》《干旱区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分布特征被引量:3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12期100-107,共8页于欢 魏天兴 陈宇轩 沙国良 任康 辛鹏程 郭鑫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1300401);“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1705)。
【目的】人工林作为重要的碳汇资源库,影响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通过分析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准确评估黄土高原的土壤碳汇能力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方法】以黄土丘陵退耕区吴起县为研究区域,...
关键词:有机碳库 人工林 空间分布 主成分分析 土壤碳循环 
黄土高原丘陵区典型退耕恢复植被土壤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土壤》2022年第6期1265-1272,共8页沙国良 陈宇轩 魏天兴 任康 郭鑫 傅彦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1300401)资助。
为深入了解退耕地植被恢复对土壤碳库的影响,选取黄土高原丘陵区典型退耕还林树种沙棘、油松、山杏和山杏油松混交林0~10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天然草地土壤为对照,运用方差分析、冗余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探究黄土高原丘陵区典型...
关键词:黄土高原 有机碳 无机碳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黄土高原丘陵区典型植物群落土壤粒径分布特征被引量:11
《干旱区地理》2022年第4期1224-1234,共11页沙国良 魏天兴 陈宇轩 傅彦超 任康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运行服务项目(2019-2020);“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16YFC0501705)资助。
为探究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粒径分布特征。选取草地、山杏纯林、油松纯林和油松山杏混交林0~20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衍射技术测定土壤样品粒度组成,计算土壤粒度参数与分形维数,绘制粒度频率曲线。结果表明:(1)研...
关键词:人工林 土壤粒径分布 粒度参数 分形维数 黄土高原 
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粒径分布特征被引量:20
《干旱区地理》2020年第4期1051-1058,共8页陈宇轩 张飞岳 高广磊 丁国栋 张英 刘雪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507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058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7PT03)资助。
为揭示科尔沁沙地不同林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对风沙土粒径分布特征的影响,以中龄、近熟和成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风沙土为研究对象,以裸沙地风沙土为实验对照,采用激光衍射技术测定.土壤样品粒度组成,计算分析土壤粒度参数特征,绘制土壤粒...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 沙地樟子松 粒径分布 粒度参数 粒配曲线 
呼伦贝尔沙地风沙土粒径分布特征被引量:10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年第8期124-130,共7页陈宇轩 高广磊 张英 丁国栋 朴起亨 赵洋 王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058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7PT03、2015ZCQ-SB-02)
【目的】土壤粒径分布可显著影响土壤风蚀强度,研究其变化特征,对阐明风沙运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呼伦贝尔沙地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表层风沙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衍射技术测定土壤粒径分布,计算分析不同类型...
关键词:呼伦贝尔沙地 风沙土 沙丘类型 粒度参数 粒配曲线 
呼伦贝尔沙地风沙土有机质和碳酸钙含量特征被引量:9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9年第4期104-111,共8页陈宇轩 丁国栋 高广磊 张英 赵洋 王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低覆盖度理论的防沙治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研发”(2018YFC0507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风沙土可蚀性特征及其量化模型研究”(3160058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半干旱沙区樟子松人工林外生菌根特征及其对林分质量的影响”(2017PT03)
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是影响土壤风蚀可蚀性的重要因子,研究揭示其含量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土壤风蚀过程。以呼伦贝尔沙地流动、半固定、固定沙丘地表风沙土为研究对象,采用重铬酸钾稀释热法和钙离子浓度计分别测定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含量...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 土壤碳酸钙 相关性 空间变异 呼伦贝尔沙地 
呼伦贝尔沙区4种生境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被引量:22
《林业科学》2019年第8期118-127,共10页曹红雨 高广磊 丁国栋 张英 赵媛媛 任悦 陈宇轩 郭米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058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5071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7PT03)
【目的】揭示呼伦贝尔沙区4种生境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探究不同生境对土壤真菌的影响。【方法】选择裸沙地、草地、樟子松人工林和樟子松天然林4种生境土壤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ITS高通量测序结合RDA分析,...
关键词:土壤真菌 群落结构 多样性 生境 呼伦贝尔沙区 
大鱼鳞坑双苗造林技术在黄土沟壑区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0
《干旱区研究》2016年第3期560-568,共9页朱聿申 陈宇轩 查同刚 杨宗儒 张志强 冯焕成 张晓霞 王高敏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D07B03)资助
通过2013—2014年黄土沟壑区坡面的造林试验,对新型造林整地技术——大鱼鳞坑双苗造林技术(简称大鱼鳞坑)的林地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壤侵蚀量和植被状况等进行研究,并与该地区如水平沟/传统鱼鳞坑等传统整地方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大鱼...
关键词:造林技术 大鱼鳞坑 土壤体积水含量 土壤侵蚀量 植被状况 黄土沟壑区 
北京八达岭不同密度油松土壤团聚体特征研究被引量:9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6年第2期25-30,共6页周娅 陈宇轩 邹瑞 周玮 查同刚 
林业公益性专项项目(201204102)资助;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012DFA60830)资助
为研究林分密度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以北京市八达岭林场3种不同密度(低密度500~800株/hm2,中密度1 000~1 200株/hm2,高密度1 400~1 600株/hm2)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测定,系统分析了各林分分形维数、不同...
关键词:林分密度 团聚体特征 分形维数 油松 人工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