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连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罗生门》女性第三人称代词译介翻译文本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鲁迅研究月刊》《大连大学学报》《日本学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近代重要翻译视角“对译”与现代汉语女性代词的生成——以鲁迅首译《罗生门》为主要分析文本
《鲁迅研究月刊》2019年第2期38-47,共10页刘芳 
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项目"语言接触视角下近代汉语词汇体系生成研究--以近代中日国语辞典互动为中心"(WT135-26);大连外国语大学校级一般项目"翻译受容视阈下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文化意义"(2017XJYB06)阶段性成果
—、序如今的语言,已经无法断然将语言看作同质体。现代社会中语言早已同文化一样是多方语言因素的杂合。在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开放的语言观与语言现象的多元化使语言本身对异质性有更多包容。而语言又是翻译重要的表达途径,语言造就...
关键词:翻译文本 《罗生门》 现代汉语 语言因素 鲁迅 代词 女性 对译 
二战前后日本记者眼中的“中国民众形像”
《大连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52-57,共6页刘芳 汤文 
2017年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项目(WT135-26);大连外国语大学校级一般项目(2017XJYB06)
近年来中日之间的往来愈加频繁,对彼此新印象的形成也为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中日知识界都在重新审视彼此的国家形象。日本的"中国观"大抵集中在来自《论语》、《三国》的古典中国观以及共产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革命中国形象。如此而来的...
关键词:中国通 中国观 中国民众形象 中国游记 
近代汉语汉字的嬗变与女性三人称代词的成立
《日本学研究》2018年第1期129-140,共12页刘芳 于飞 
“语言接触视角下近代汉语词汇体系生成研究——以近代中日国语辞典互动为中心”(WT135-26)
近代以来、漢字と漢語は中国文化体系とともに近代化に遭遇された。周知のように、近代化に影響を及ぼす要素は主に二つの方面からである。一つは外来の西洋文化の浸入によるもので、もう一つは内部の伝統文化自体の変遷によるものであ...
关键词:女性第三人称代词 本土表达的商榷 文化冲突 文化内在性 现代性 
第三人称代词在译介中的光与影——以四种《罗生门》中译本为研究对象
《大连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102-108,共7页刘芳 苏君业 
现代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发生了诸多变化,表现在既有性别上的不同,又有书面语与口语上的差异。在此背景下,透过具体译本的分析检证来考量第三人称代词所发生的实际性变化及分析其变化过程,在翻译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指导意...
关键词:女性第三人称代词  “这个男人” 回指性 渗透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