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涛

作品数:15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批评随笔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译诗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艺术广角》《翠苑》《鸭绿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老师与克里米亚
《翠苑》2017年第5期29-36,共8页高海涛 
春节前整理书架。一本薄薄的英文诗集掉出来,放上去,又掉出来,拾起,是淡红色封面的《莫斯科笔记》(The Moscow Notebooks),俄罗斯诗人曼德尔斯塔姆的诗集,英国血斧王1991版。第68页,一首诗的标题:"Old Crimea",直译过来:"老克里...
关键词:克里米亚 陶里斯 托尔斯泰 伊菲革涅亚 MOSCOW 老人与海 海明威 三姊妹 黑城子 契诃夫 
纳博科夫:作为诗人的小说家——兼论《洛丽塔》与《红楼梦》之比较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91-97,共7页高海涛 
纳博科夫的小说叙事总是暗含玄机,他善于制作带有经典意象的谜语和意味深长的文字游戏,在精妙的细节描写中荡漾着诗意盎然的艺术激情。本文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提出对纳博科夫的作品既可以根据其叙事策略的创新性来梳理,也可借助其文本...
关键词:诗意逻辑 传诗之作 雪隐鸶鹭 
找到了自己的花园——与散文家、诗歌翻译家高海涛的对话被引量:2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7,共7页林喦 高海涛 
林喦:海涛先生,你好!首先你是一位文学评论家,现在做《当代作家评论》主编,我们是同行。但你同时还写了很多散文、译了不少英美诗歌,特别是近年来成绩突出,在全国有特殊的反响,也称得上是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和诗歌翻译家。所以我很高兴和...
关键词:诗歌翻译 散文写作 文学评论家 文化散文 阿克梅派 现代散文 渤海大学 白银时代 中国古代散文 译诗 
文史彬彬,传记奇葩——关于《逍遥游——庄子传》的读与思被引量:1
《鸭绿江》2014年第6期101-105,共5页高海涛 
王充闾先生的《逍遥游--庄子传》,首先让我想到的是卡尔维诺所讲述的一个关于庄子的故事。在他那本著名的《美国讲稿》(又译《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一书的第二部分,即讨论小说写作的“迅捷”(quickness)一章中,卡尔维诺写道:“现...
关键词:文学性 庄子研究 王充闾 逍遥游 
浮士德精神的美学建构——评牟心海著《王向峰的美学世界》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58-160,共3页高海涛 
《王向峰的美学世界》是一本大书,全书凡九编四十九章,近三十万字,是对向峰先生多部美学著作的最系统也最用心的梳理和评述,其中不乏知人论世的抉发,独出机杼的阐析,其重新嵌合、重新建构之功,就如同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小说《寒冬夜...
关键词:美学建构 王向峰 浮士德精神 世界 牟心海 《寒冬夜行人》 美学著作 知人论世 
后现代批评的美国学派——文化批评随笔之七
《艺术广角》2011年第2期70-70,共1页高海涛 
上世纪七十年代,德里达分别在巴黎和美国度过,因为他受聘担任美国耶鲁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的客座教授职务。在美国批评家中,他有众多的追随者。可以说,他对美国批评家的影响比他法国同胞中的任何一个后结构主义思想家的影响都要大,...
关键词:美国学派 后现代批评 文化批评 随笔 霍普金斯大学 美国耶鲁大学 后结构主义 七十年代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批评家——文化批评随笔之八
《艺术广角》2011年第2期71-71,共1页高海涛 
这些批评家如弗里德里克·杰姆逊(FredericIameson)等,都是广义结构主义流派中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认为共时性思想的主张必须设法与历史的理解折衷起来。杰姆逊赞同列维一斯特劳斯的做法,把阐释视为一种永恒的“语码互换”过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者 批评家 文化批评 后现代 随笔 杰姆逊 结构主义 斯特劳斯 
价值重估:一个在野的传统——文化批评随笔之五
《艺术广角》2011年第1期58-59,共2页高海涛 
在上个世纪,哈罗德·布鲁姆和弗瑞德里克·杰姆逊是最后进入我阅读视野的美国批评家。我浏览了他们的大部分著作,一半是英语,一半是汉译。比较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杰姆逊显得更现实也更宏阔,而执着于弗洛伊德方法的布鲁姆则似乎更细...
关键词:文化批评 价值重估 西方文学史 随笔 传统 马克思主义 阅读视野 弗洛伊德 
耶鲁的大学才子们——文化批评随笔之六
《艺术广角》2011年第1期59-60,共2页高海涛 
解构思想"抵达"美国可谓正当其时,它很快吸引了深居耶鲁和其它大学的才子们。这些批评家显然已经对新批评的清规戒律感到厌倦,而解构思想则恰好为他们提供了诱人的前景。这使我想起了《历史与阶级意识》的作者卢卡奇,他说过:"真正...
关键词:文化批评 才子 大学 《历史与阶级意识》 随笔 新批评 批评家 卢卡奇 
让“忧郁的热带”照亮“南国闲愁”——文化批评随笔之三
《艺术广角》2010年第6期83-84,共2页高海涛 
在遥远的南方,忧郁的太阳正在驶过,就像瓦尔特·惠特曼漫步于海岸,他在歌唱,歌唱他的世界,过去和未来的世界,死亡和白昼。他唱着:没有什么远在天边,也没有什么近在眼前,他的胡须是火,他的曲调是跳跃的火焰。
关键词:文化批评 忧郁 随笔 闲愁 热带 惠特曼 歌唱 世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