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作者=吕怡维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人权概念和人权思想的中国话语阐释被引量:4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45-52,共8页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以民为本’治国思想法规与人权保障的发展研究”(TJFXQNXSX19-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传统人权思想研究”(63182042)。
西方人权思想理论是西方历史文化的产物,产生于自身特定的历史文化土壤中,其提供的人权标准和定论对于多元文化的当今世界并不具有绝对普遍意义。对于什么是“人权”和“人权思想”等基本人权理论问题,不能完全按照西方人权理论的既定...
关键词:人权思想 生存权与发展权 以民为本 中华法文化 
本土化视角下中国人权理念的形成
《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23年第6期40-51,共12页 
天津社科规划青年项目“以民为本治国思想法规与人权保障的发展研究”(TJFXQNXSX19-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古代传统人权思想研究”。
人权植根于各个具体的社会与文化的土壤之中,由地方性价值和知识、经验产生、发展而来,具有固有的本土属性。人权规范的有效性建立在与各个具体的本土的社会、价值和需求相契合的基础上,因而如何实现人权价值和规范的本土化发展,已成国...
关键词:人权 本土化 以民为本 以人民为中心 
本土化视角下中国人权理念的形成被引量:2
《现代法学》2023年第1期103-117,共15页 
天津社科规划青年项目“‘以民为本’治国思想法规与人权保障的发展研究”(TJFXQNXSX19-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古代传统人权思想研究”。
人权植根于各个具体的社会与文化的土壤之中,由地方性价值和知识、经验产生、发展而来,具有固有的本土属性。人权规范的有效性建立在与各个具体的本土的社会、价值和需求相契合的基础上,因而如何实现人权价值和规范的本土化发展,已成国...
关键词:人权 本土化 以民为本 以人民为中心 
“天赋人权”的中国话语阐释及其蕴含的古代人权思想被引量:2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71-76,共6页 
清末民初未经历过启蒙运动造成的社会变革的中国的知识界将"自然权利"翻译成"天赋人权"是不符合其本意的,但"天赋人权"的说法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却蕴含着远比"自然权利"本义深邃得多的内容。先秦社会以君权为代表的国家权力就经历过"民赋...
关键词:天赋人权 民本与民权 “君权天赋说”再建构 
“以民为本”思想的人权属性被引量: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9期104-108,共5页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以民为本’治国思想法规与人权保障的发展研究”(TJFXQNXSX19-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国古代传统人权思想研究”(6318042)阶段性成果。
保障民众生存与发展权这一基本人权是国家产生伊始就具有的职能之一。自先秦以来不断丰富发展、至汉代董仲舒对其进行系统化整合与理论化升华的"以民为本"的民本主义思想,就是要求代表国家的统治者在治国理政中必须保障民众生存权与发...
关键词:以民为本 国家职能 人权属性 生存权与发展权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主权观和人权观的发展与成熟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43-48,共6页 
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剧变,中国在国际人权活动中承受到重大压力。为争取主动权,中国调整了主权观,联合部分亚洲发展中国家提出"亚洲模式"和"人权相对性"来抵制欧美国家的干涉。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使自己的主权观发...
关键词:亚洲价值观 人权相对性 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 
立法目的的历史性变革——从“立法治民”传统到“立法为民”原则的确立被引量:6
《法学杂志》2018年第3期124-130,共7页 
中华大地早期国家"立法设刑"的目的是"治民",统治者是治国理政的主体,民众是被治理的对象,法律则是治民的工具。在儒、法两家为主的先秦时期统治指导理论中,上述理念都是一致的。虽然自先秦以来,"以民为本"的民本主义思想一直在中华传...
关键词:“以民为本” 立法“治民” 立法为民 人民主体地位 
美国反就业歧视法规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1
《法学杂志》2010年第1期136-138,共3页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禁止歧视与少数人暨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08AFX001】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
美国拥有较完善的反就业歧视法律和制度,其中有不少值得思考借鉴之处。本文从禁止歧视的形态、禁止歧视的理由、救济方式、许可、法律机构等各个角度简要介绍美国的反就业歧视法规则并探讨对我国的启示。我国社会对就业歧视现象已发展...
关键词:美国 就业歧视 规则 启示 
新中国早期的主权观与人权观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2期113-117,共5页 
主权与人权都是欧洲近代形成的游戏规则,从诞生起都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对"百年屈辱史"具有刻骨铭心之痛,加之长期存身于险恶的国际环境中,故而坚持近似于"威斯特伐利亚绝对主权"的观点,把护主权、独立...
关键词:主权 人权 威斯特伐利亚绝对主权观 
先秦时期“以民为本”思想的源起和嬗变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9期115-121,共7页 
天津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民为本’治国思想法规与人权保障的发展研究”(TJFXQNXSX19-003)。
中华传统“以民为本”思想肇源于阶级分化之前的初民社会,以群体成员的生存和繁衍为一切活动目的的习惯法。社会发展进入“国家”阶段以后,这种攀附了“天意”习惯法的影响没有立即消除,必须保障民众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成为治理国...
关键词:以民为本 生存权与发展权 以人民为中心 “治道”与“治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