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作者=汪雪城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我国刑法中“恐怖活动组织”的犯罪学分析--以最高院10例死刑复核裁定书为样本
《犯罪研究》2016年第6期2-9,共8页陈家林 汪雪 
经过对最高院10例死刑复核样本的实证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我国恐怖活动组织尚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对此须确立"打早打小"的刑事政策,以最小的司法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恐怖组织的骨干成员均为少数民族,学历偏低,收入微薄,多在青少年...
关键词:国家安全 恐怖犯罪 恐怖活动组织 犯罪学特征 
在实践与理论之间: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新论
《刑事法评论》2022年第1期228-251,共24页汪雪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项目“正当防卫司法认定偏差研究”(16SFB2019)的阶段性成果
在司法实践中,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包括间接故意和过失,并且普遍将致人伤害认定为故意,将致人死亡认定为过失。经过对裁判思路的全面考察,司法实践存在内部逻辑矛盾和外部认知偏差双重问题,现有理论亦具有或“内忧”或“外患”。基于司...
关键词:罪过形式 罪过样态 防卫意图 防卫限度 双向互动 
两种概括故意概念的区分与适用——以《刑事审判参考》第1243号指导案例为切入点
《环球法律评论》2024年第6期83-99,共17页汪雪 
2023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刑民交叉视野下合同诈骗罪的教义学重塑”(QNMS202312)的研究成果。
刑法中有两种不同内涵的概括故意易被混淆:一种是作为不确定故意类型的概括故意,另一种是作为连续犯主观要件的概括故意。前者指对危害结果如何发生的概括认识,是“一行为”对应的“一故意”形态,适用于主观罪过领域,用来解决犯罪故意...
关键词:不确定故意 概括故意 连续犯 明知 
论我国从业禁止的定性与适用——对《刑法修正案(九)》第1条之解读
《天津滨海法学》2017年第1期151-166,共16页汪雪 
对于利用职业便利或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而犯罪的行为人,人民法院可根据行为的客观危害性和行为人的再犯可能性,禁止其从事相关职业,此谓'从业禁止'。从业禁止兼具报应和预防的双重属性,且以后者为主,其性质应界定为特殊的、具有中...
关键词:从业禁止 刑罚 保安处分 职业 从其规定 
防卫限度判断标准的司法检视与理论反思——基于750个刑事样本的实证考察被引量:8
《法学家》2019年第6期157-175,196,共20页汪雪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正当防卫司法认定偏差研究”(16SFB2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经实证考察,司法实践在判断防卫限度时标准不一,主要采用以"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为基准的二元构成条件和以"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为基准的一元构成条件。在界定重大损害时,仅将人身损害作为评价指标,并且普遍以"相当于一人重伤...
关键词:防卫限度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重大损害 必需说 量化分析 
中国视域下双层区分制犯罪参与体系之证成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152-166,共15页汪雪 
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行为人刑法理论在定罪中的再生与限制研究”(项目编号:20YJA820002)的阶段性成果。
经类型比较,单一制以统一正犯概念为基础,消解正犯共犯异质性,舍弃共犯从属性,致使刑事处罚范围过于扩张;传统区分制不当地视正犯为定罪量刑核心,导致正犯认定实质化、主犯化,与限制正犯概念渐行渐远,而且在解释上同主从犯立法相龃龉。...
关键词:犯罪参与体系 双层区分制 正犯 主犯 共同犯罪 
“非数额情节”与“数额”并重:我国受贿罪应确立双轨评价标准——兼评《贪污贿赂解释》第1-3条
《时代法学》2017年第6期87-96,共10页汪雪 
受贿罪的本质在于"权""钱"交易,前者的衡量标准为"非数额情节",后者的衡量标准为"数额",二者在评价受贿罪刑事责任时应当并重,其立法模式为"概括数额+独立性非数额情节"。在具体适用时,应赋予数额独立定罪、独立量刑功能,赋予非数额情...
关键词:受贿罪 数额 非数额情节 评价标准 权钱交易 
新强制猥亵罪的法理解读和规范评价--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第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被引量:5
《福建法学》2016年第2期47-55,共9页汪雪 
《刑法修正案(九)》第十三条修改原"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为"强制猥亵、侮辱罪",加大了对男性性权利的保护力度,其进步性自不待言。然立法的不彻底,亦产生诸多弊端。就强制猥亵罪而言,"强制"表现为手段的强迫性和违背他人意志性,二者...
关键词:猥亵 侮辱 强制 倾向犯 
《刑法修正案(九)》立法结构的微观透视——基于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的视角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10-17,共8页汪雪 
经实证分析,《刑法修正案(九)》的立法结构有以下特点:其一,整体结构方面,总则修订少,分则修订多;较之于前八个修正案,其修订条文数目居首位,但修改频度仅居第四位,表明其修改幅度虽大但速度并非甚快。其二,罪的结构方面,罪名不变者占...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九) 实证分析 修改频度 刑量 
中国语境下罪量独立的新限制从属性说之提倡被引量:2
《当代法学》2024年第5期99-111,共13页汪雪 
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行为人刑法理论在定罪中的再生与限制研究”(20YJA820002)的阶段性成果。
根据我国“立法定性+定量”的犯罪化模式,构成要件包括行为类型和罪量标准,分别对应定性违法性和定量违法性;而在共同犯罪中,正犯与共犯的连接基础仅限于不法类型而不包括不法程度,共犯的罪量具有独立性。因而,共犯从属性仅指行为类型...
关键词:新限制从属性说 罪量独立性 不法类型 罪量标准 共犯形态立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