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植物病毒学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植物病毒学家陈剑平的人生轨迹
《中华儿女》1997年第5期46-49,共4页阿牛 
关键词:陈剑平 植物病毒学 威尔逊 人生轨迹 真菌 亚当斯 重点实验室 突变体 内在关系 CDNA克隆 
病毒与朊病毒被引量:1
《自然杂志》1989年第2期122-126,共5页吴柏春 
自美国植物病毒学家Diener于1967~1971年首次发现类病毒(PSTV)以来,研究者们陆续发现了一些长期以来病因不明的致病因子。这些致病因子的理化及生物性质很不同于一般的常规病毒(conventional viruses)。
关键词:病毒 致病因子 植物病毒学 海绵状脑病 痒病 病毒 生物性质 病毒灭活 进行性痴呆 PRION 
新农科背景下植物保护专业选修课程教模式改革
《安徽农通报》2024年第22期122-126,共5页李明骏 吴根土 杨旸 青玲 
西南大教育教改革研究项目(2020JY095);西南大实验技术研究项目(SYJ2024037)。
为满足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对农林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以植物保护专业选修课植物病毒学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该专业选修课程教中存在的部分习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教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教内容系统性和高阶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新农科 植物病毒学 植物保护 专业选修课程 
鉴别芜菁花叶病毒的理想寄主植物—藜
《生物1987年第1期46-46,共1页刘国璋 
裘维蕃先生在《植物病毒学》一书中记载了芜菁花叶病毒(TpMV)鉴别法,所用寄主是甜菜。接种后,甜菜受到系统感染,在基部叶上出现无数小而黑的斑点,以后病叶变脆而枯死。我们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发现,用甜菜(Bet-a(?)ujgaris)鉴别TpMV 固然...
关键词:芜菁花叶病毒 寄主植物 植物病毒学 病叶 鉴别法 基部 开展度 局部枯斑 芜青 接种器 
一代人王鸣岐
《河南大报(社会科版)》2002年第3期150-152,共3页陈宁宁 
关键词:微生物 植物病毒学 生平 术成就 王鸣岐 
植物病毒学及实验室相关研究
《丽水农业科技》2017年第3期24-25,共2页梁燕 
本次报告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植物病毒学:包括植物病毒的分类、植物病毒的危害症状概述、目前国内危害严重的主要植物病毒、国内植物病毒主要研究进展以及本实验室所做的研究简介。
关键词:植物病毒学 实验室 危害症状 国内 
筚路兰缕,默默耕耘,开创微生物新天地——纪念王鸣岐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微生物通报》2006年第3期189-190,共2页陈永青 陆德如 
翻开近百年微生物的历史长卷,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大批早期的微生物家,为创建科、发展祖国的科事业,筚路兰缕,开启山林,披荆斩棘,发愤图强。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家、植物病毒学家王鸣岐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始终不渝地坚持...
关键词:微生物 耕耘 纪念 天地 植物病理 植物病毒学 生物 事业 人才 知识 
南京农业大联合多家研究机构揭示大豆症青病毒的昆虫传播媒介和流行病特征
《农药市场信息》2023年第14期45-45,共1页刘刚 
2022年3月,南京农业大农业农村部大豆病虫害防控重点实验室/植物保护植物病毒学团队首次破解了大豆“症青”的重要致病病因,通过科赫式法则,该团队首次解析了大豆“症青"病害的重要致病病因,发现其为一种新型重组双生病毒,命名为...
关键词:植物病毒学 双生病毒 植物保护 流行病特征 大豆病虫害 南京农业大 病毒的传播 传播媒介 
浙江省农业科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浙江农业报》2008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是一个以动植物病毒学与高新农业生物技术为重点研究领域的科研机构。主要定位是为提升传统农业水平提供生物技术支撑,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效益农业作出贡献,“十五”期间评估为全国百强研究所。研究领域主要涉...
关键词:浙江省农业科 农业生物技术 植物病毒学 研究所 重点开放实验室 “十五”期间 基因工程 植物代谢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及其在植物病毒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病毒学报》2009年第4期323-326,共4页郑红英 燕飞 侯明生 陈剑平 
973前期项目(2006CB708209);国家自然科基金(30771402);浙江省自然科基金(Y307169;Y3080417)
关键词:植物病毒学 分子荧光 蛋白相互作用 病毒分子生物 应用 技术 互补 相互作用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