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现代佛教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近代美国高智安居士的佛学思想研究
《法音》2023年第5期65-75,共11页夏歆东 
美国人高智安(Dwight Goddard,1861-1939)是名改宗者,曾在日本和中国皈依,经历了从耶教徒向佛教徒的转变。他对亚洲佛教的诠释和对美国佛教的建构是西方现代佛教形成时期的重要一环。考察其转变历程和核心观点,有助于深入理解美国佛教...
关键词:佛学思想 实相 现代佛教 智安 改宗 区别与联系 佛教 
《大乘起信论讲记·修行信心分》所见印顺法师的解经学方法与特色
《法音》2021年第4期25-30,共6页陈超 
一、问题的提出:作为佛教传统解经学著作的《大乘起信论讲记》《大乘起信论》之于中国佛教的意义,及其在现代佛教诸议题中的重要地位无需赘言。历代围绕《起信论》的注释层出不穷。及至近代,现代学术研究重塑了佛教研究的问题意识与方法...
关键词: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 印顺法师 解经学 《起信论》 现代佛教 佛教传统 现代学术 
人间佛教研究五十年述评被引量: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65-77,共13页邓子美 周菲菲 
人间佛教的研究经历了1965-1979的草创期、20世纪80-90年代的展开期,现在正处在繁荣时期。50年来,人间佛教领域的领袖太虚、印顺、赵朴初、圣严、星云等人的思想和事业均得到了佛教界的继承和发扬,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以人间佛...
关键词:现代佛教 太虚 人间佛教 圣严 证严 星云 赵朴初 佛教现代 
试析太虚“人生佛教”理论的禅宗渊源
《哲学门》2013年第2期219-234,共16页李虎群 
比利时根特大学(GhentUniversity)BOF奖学金资助。
作为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的中流砥柱,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理论对于促成佛教现代转化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理论的重要来源和基础之一即是他体证的禅宗思想,其内核是指中国佛教重视证悟的修学传统,而其具体落实则必须践行大乘佛法的菩萨...
关键词:太虚 人生佛教 禅宗 菩萨行 现代佛教 
建立“现代海外佛教研究书目索引”倡议
《汉语佛学评论》2021年第1期282-307,共26页王兴 
现代西方学界一直对佛教这一古老宗教抱有极大兴趣。法国学者尤金·伯诺夫(Eugène Burnouf,1801—1852)于十九世纪初期在欧洲学术界开西方"现代佛教学术研究"之先河(Beinorius,2005),使用现代学术的眼光和手段对流入欧洲的印度佛教文...
关键词:佛教文献 佛经翻译 现代佛教 人文社会科学 书目索引 现代学术 学术研究 理论体系 
弘一大师与中国现代佛教革新运动——以抗战时期港澳佛教《觉音》杂志为例被引量:1
《中国佛学》2014年第2期22-38,共17页何建明 
本文以人们极少关注到的抗战时期港澳地区出版的《觉音》杂志为案例,探讨了深受太虚大师之影响的一批现代僧青年与远在闽南的弘一大师保持着密切的交流,通过这些交流的文字,我们发现弘一大师实际成为影响现代佛教革新和复兴运动的重要...
关键词:弘一 僧青年 现代佛教 革新运动 港澳 
我所认识、理解的星云大师
《法音》2023年第3期59-64,共6页程恭让 
2月13日,我们在大觉寺参加星云大师最后的祭典。心中非常清楚:我们不得不接受大师的离世。同时我们心中也十分清楚:星云大师的离世事实上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从佛教思想与历史的角度言,星云大师所推动的人间佛教,毫无疑问是从汉传佛教、...
关键词:星云大师 人间佛教 佛教思想 现代佛教 大觉寺 汉传佛教 
弘一大师与“南山律宗第十一世祖”论析被引量:3
《闽台文化研究》2014年第1期83-87,共5页马海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明佛教改革与近代人间佛教研究>;项目编号:13BZJ011;闽南师范大学科研启动项目<明清以来两岸佛教戒法研究>;项目编号:4001L21301
通过对明清以来佛教界三大授戒法系的认识,我们可以理解为何弘一大师不需要所谓律宗法系的法脉传承而直接承续宋灵芝律师;而通过与蕅益智旭大师的比较,不难看出弘一大师在律学方面有其历史的优势,这在他形成自己独特建树方面尤为重要,...
关键词:弘一大师 祖承 授戒法系 律宗 现代佛教 
周叔迦与中国佛学院
《佛学研究》2023年第1期123-129,共7页行空 
周叔迦(1899-1970),原名明夔,字志和;笔名云音、演济、沧衍、水月光等。安徽至德人(今安徽东至)。先生历经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是享有著名声誉的现代佛教居士、佛教学者、佛教活动家、佛学教育家。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学术和佛教...
关键词:中国佛学院 佛教学者 太虚法师 佛教教育 佛学教育 上海同济大学 现代佛教 周叔 
《狮子吼月刊》与大后方抗战文化建设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21年第1期69-78,共10页谭桂林 
《狮子吼月刊》的创刊加强了佛教界与新文化界之间的联系,它所倡导的战时佛教通讯员运动,在打击敌寇、汉奸的疯狂行为与荒谬理论上做出了贡献。该刊积极提供版面来设立与佛教文艺相关的栏目,为投身抗战前线的爱好文学的青年僧人提供发...
关键词:新文化精神 佛教 现代佛教 佛教团体 佛教改革 思想文化界 远大志向 多元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