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辨体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中医“治未病”在糖尿病前期干预中的效果被引量:7
《上海预防医学》2015年第4期208-210,共3页黄铮 何艳宏 徐秦儿 魏明 
湖州市科技局一般科研项目(2012YS17号)
糖尿病前期即糖调节已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葡萄糖耐量减退(IGT)两种处于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之间的高血糖状态,中医学中属于"未病"。本文报道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证与病相结合的原则,运用中药对...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受损 葡萄糖耐量 高血糖状态  痰湿质 糖负荷 湿热质 阴虚质  
语言的文学观——中国古代形式批评初论被引量:1
《古典文学知识》1994年第3期112-113,共2页张方 
本论文试图借助当今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诗学,将形式问题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从"语言"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形式批评作一次较为系统的阐述;尤其注重对一些重要形式观念的解析,以此揭示中国文学及文学批评中独具一格的"语言的文学观。" 全文...
关键词:中国文学  批评术语 六朝文 诗赋欲丽 审美意蕴 言意关系 汉魏 创作倾向 文学作品 
词学与审美的风向标——评王世贞“南唐二主为正始,温韦为变”的论断及影响被引量: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62-166,共5页王卫星 
正变观以崇尚正源为理论核心,故最重视堪称词源始的唐末五代词,尤其是其中开启《花间》词风的温庭筠词与引领南唐词风的李煜词。而明代王世贞率先提出的南唐二主词为正始,温、韦词为变的论断,因涉及了词起源、正变、审美等词...
关键词:王世贞 温庭筠词 李煜词  正变 审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85-91,共7页朱正华 
裁被抬得大高了文言文统治文坛到了后期,尤其是到了桐城派高举义法大纛的时代,文章的裁被抬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一些封建文人接过“文章以制为先,精工次之”的口号,对文章的内容创立神理气味、阴阳刚柔之说,强调声光色象,对各...
关键词:文章 秦汉  分类 文章分类 奏议 文言文 桐城派 血缘关系 衣服 
《沧浪诗话》:“诗”与“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5Z期59-59,61,共2页孟开元 
严羽的《沧浪诗话》作为宋代诗学著作的代表,提出了诸如如"妙悟"、"熟参""取法乎上"等理论术语,对古代诗话、词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严羽的《沧浪诗话》也萌发了分的意识,尊、破是《沧浪诗话》理论系中的重要...
关键词:《沧浪诗话》    
意识与会通精神——从《人情小说审美规范的确立》看陈文新的治学理念
《天中学刊》2012年第3期9-13,共5页王炜 
陈文新的《人情小说审美规范的确立》一文从入手,剖析了《金瓶梅》的内容、题材、式、美学品格之间的辩证关联。陈文新不仅有尊的意识,而且有破的魄力。他还原了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并存、共生的关系,将《金瓶梅》与《莺莺传...
关键词:陈文新  会通 人情小说 《金瓶梅》 
唐代诗格的功能错位与“裁之”的滞缓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94-104,共11页周玮璞 
2023年度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宋蜀刻本唐人文集刊刻风貌流变研究”(CYS23169)阶段性成果。
诗格是唐代诗学理论的主要载,却存在“裁之”滞缓的特点。其中的诗文笔、古律被长期忽视,其后才逐渐得到关注。与诗格内容书写的分期相对应,诗格“裁之”的滞缓也分别表现为初盛唐时期的杂糅与中晚唐时期的混淆。的...
关键词:诗格 唐代诗学  文章入门 诗学鉴赏 
论陈子龙的词学思想被引量:6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106-111,共6页李越深 
浙江大学董氏基金项目"云间词派研究"(项目批准号:205000-U20102)
陈子龙的词学思想是明清时期词学批评、词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一、正本清源的意识。陈子龙认为:由于明人过于低估词的价值,率意作词,也由于南北曲等俗文学的影响,致使明词俗化和曲化,走向了衰微。力图正本清源、振衰...
关键词:正本清源 价值估计  审美 
法联合金芪降糖片对糖耐量低减转归的影响被引量:4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第9期638-641,共4页姜敏 
目的研究法联合金芪降糖片对糖耐量低减(IGT)转归的影响。方法采用法联合金芪降糖片,结合饮食及运动疗法,综合干预糖耐量低减人群。结果治疗组转为糖尿病(DM)的例数少于对照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恶化率低于对照组,两组...
关键词:  糖耐量低减 临床研究 
明代诗学“制为先”观念之内涵及其流变被引量:6
《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228-236,共9页汪泓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代诗歌批评研究"(项目批准号:05CZW012);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招标立项课题"中国文学批评与文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制为先”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重要的文学观念之一,历代均有广泛影响,而明代尤为重要,成为连接各种论争的一个焦点。其内涵大包括四个方面:先制后工拙,意,先守正后出奇,先制后性情。本文认为,对“制为先”观念与创作...
关键词:制为先” 工拙  正变 性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