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课程目标的人文性内涵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山林[1] 华婷[1] 

机构地区:[1]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出  处:《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121-124,共4页Journal of X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XJK01CZ029)

摘  要:现代教育中的"人文性"指的就是与"物质性"、"功利性"相对的"精神性"。人文教育就是与功利主义教育相对的精神教育,是与职业性的、为未来生活作准备的实利主义教育相对的"立人"教育,是培养"精神成人"的教育。人的精神是有不同层面的,"精神成人"就是人在不同的精神层面逐渐成长的过程。相应地,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目标也就体现在以下不同层面之中:精神的第一个层面是情感,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人文目标的基础性因素。精神的第二个层面是道德意识,道德教育是语文教育人文目标的重要内容。精神的第三个层面是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目标的重要方面。精神的第四个层面是审美,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最高的人文目标。

关 键 词:人文性 语文 课程目标 现代教育 功利主义 人文教育 教育目标 情感教育 道德意识 道德教育 审美教育 物质性 精神性 功利性 职业性 基础性 世界观 人生观 成人 

分 类 号:G633.3[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