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复博弈的心理契约分析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爱军[1] 罗婧[1]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财经政法资讯》2005年第6期21-24,共4页Information of Economics and Law

摘  要:一、心理契约的内涵 20世纪60年代初,心理契约这一术语被引入管理领域。当时,使用这一概念是为了强调在员工与组织的相互关系中,除了正式的雇佣契约规定的内容之外,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它们同样是决定员工行为的重要因素。之后,有很多学者对它进行了界定:一是以Schein(1965)等人为代表,他们把心理契约规定为组织和员工对交换关系的相互期望;二是以Rousseau(1989)等人为代表,他们认为心理契约是有关员工和组织之间相互责任的个人信念.

关 键 词:重复博弈 心理契约 员工行为 激励机制 道德规范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分 类 号:F272.92[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