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过程中的课堂交往策略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晓云[1] 

机构地区:[1]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重庆市北碚区400700

出  处:《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06年第12期38-40,共3页Journal of Physics Teaching

摘  要:21世纪世界各国都把基础教育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竞争力的战略加以推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我国新一轮的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新课程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强调“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科学素养中享有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新课标要求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课程的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

关 键 词:科学素养 交往策略 教育过程 科学课程标准 “科教兴国”战略 “过程与方法” 新课程改革 课堂 

分 类 号:G633.8[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