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08年第1期21-23,共3页
摘 要:一、问题的提出随着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一时间关于语文知识问题的讨论风起云涌.其由是新课标在前言部分明确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且取消了在原来教学大纲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基础知识”这一专门条目。由此引发了众多对语文知识问题的思考与论争。诸如:语文知识到底为何物.是否有具体的范围、层次?知识观转型给语文知识的教学带来哪些变化?是否要淡化语文知识教学甚至不要?还有一些学者致力于语文知识体系的除旧纳新或重构等。当然。思考与论争的同时也推动了语文知识研究的深入。但审视这些对语文知识的讨论.更多的是从语文知识存在本身的角度去思考、阐发。而对新课标所提“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中的“系统”却缺乏深层次思考。即新课标为什么要把落脚点放在“系统”上.原因何在?这个“系统”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应该需要怎样的系统?笔者不辞浅陋,试图探讨上述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