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杜兆义
出 处:《素质教育大参考》2012年第1期25-27,共3页
摘 要:生活是德育的出发点,也是德育的归宿,回归生活是德育的目的,是通向未来生活的一种手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生活既是学生各种道德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道德践行的土壤。生活德育不但要贯穿学校生活的所有时段,而且应超出这一时段向前延伸,成为终身德育。离开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教育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德育就成为一个与生活隔离的孤岛。为了弥补德育与生活的断裂,“生活化”便是合理的途径。
关 键 词:生活即教育 生活德育 大课堂 学生道德 “生活化” 道德认识 学校生活 终身德育
分 类 号:G42[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