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小锋[1]
机构地区:[1]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出 处:《中学数学(高中版)》2013年第9期68-70,共3页
摘 要:为了让学生学习必需的、有用的数学,高中数学新课程删减了不必要的、陈旧的数学内容,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从出发点来说值得我们肯定.其减少形式化数学的结果、证明等,大大加深了感性认知等非形式化手段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但如何把握这两者的完美融合依旧是教学的一个难题.近年来本省本市关于高中数学新课程也进行了很多相关的学习、交流,笔者参与观摩了很多的公开课,如今的公开课与时俱进,给人一种更多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新鲜感”的教学理念渗透,但不能忘记任何事都有一个“度”,要辩证的来看!结合当今的高中数学教学来看,笔者认为:高中数学中的“形式化的结果”依旧比较常见(诸如函数的概念、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等),而“非形式化的数学”往往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表象理解、记忆(如数形结合以形辅数、穷举法解排列组合等),但这样却无法指导学生到达数学概念的彼岸——窥视规律和本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1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