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人庆
机构地区:[1]江苏省大丰市教师培训中心
出 处:《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3年第12期48-50,共3页Modern Chinese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课文教学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进一步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许多中学语文老师以新课标为指导,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组织语文探究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不少老师组织语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常常不得其法,把探究、创新等同于提出不同的观点,课堂上的研讨探究变成了学生之间“抬竹杠”;我们认为:探究活动固然必须探异求新,但更须明确探究的本质是求真,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同样重要,舍此,探究活动只是一场游戏而已,又有什么意义呢?本文拟以一节具体的课堂教学为例,阐述语文探究活动应同时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证精神的培养,避免剑走偏锋,执于一端,并以此就教于方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16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