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冬岩
机构地区:[1]上海工商信息学校
出 处:《中学数学月刊》2014年第4期32-34,共3页The Monthly Journal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摘 要:1引言 《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要求:“能够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能够借助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诱导公式。”按照各自课程标准,高中和中职的数学教材对三角函数概念的处理不尽相同。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对三角函数采用了“单位圆定义法”,上海高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中用“终边定义法”给出任意角的三角比,接着给出单位圆定义,并介绍了三角函数线。无论使用哪种教材,教师在教学中一般都会同时讲授两种定义。然而,人们对两种定义的倾向性并不相同。有人认为,用单位圆来定义三角函数简单、清楚,突出周期性;也有人认为,终边定义法不但简洁明了,而且在一般性问题中可以直接应用。那么,高中生对三角函数单位圆定义的掌握情况如何?学生在解决有关问题时,对三角函数两种定义的倾向性如何?出现了哪些错误?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理解是否具有历史相似性?本研究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