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蒋立芳
机构地区:[1]盱眙县河桥中心小学
出 处:《考试周刊》2014年第50期32-32,共1页
摘 要:词语是文章表情达意的基本单位,词语教学在学生语文能力培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语文教材中,每个词语都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情感,每个词语都富有表现力和想象力,每个词语都是学生语言发展的载体,每篇课文都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宝库。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深入品析课文中的每一个词语,学生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质。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词语品析呢?一、创设情境,感悟内涵 小学生主要是以直观形象思维认识客观事物的,直观教学可以使书本上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词语意思就会伴着形象的情感而显现,学生就会把词语的“客观意义”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成为“个人内涵”,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鸟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无拘无束”,先用课件出示这样一段话:我最喜欢跟布谷鸟对话了:“你做什么?”“种田织布。”……这样无拘无束地一问一答。有趣极了……然后让学生与学生分角色表演、老师与学生表演,在表演中,学生亲身经历什么叫“无拘无束”,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就对“无拘无束”所表达的内涵有深刻的感悟。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自己也对鸟产生爱恋之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