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语学院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语系
出 处:《山花(下半月)》2014年第11期165-166,共2页MOUNTAIN FLOWERS
基 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题为“翻译理论的整合范式研究”,项目编号为2-9-2012-10
摘 要:两种理论简述1964年,在信息论的基础上,尤金·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理论。他认为翻译是“在接受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首先是从语义上,其次是文体上”,[1]即:翻译要达到的是语言功能的对等而不是语言的对等。这种理论后来在不断地修正和发展,最后“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的提法,使含义更为明确”[2]。同时,奈达还提出了读者反映论,强调译文要流畅自然,通俗易懂,原文可以译出不同版本的译文以满足于不同层次的读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