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动态起点”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晓华[1] 

机构地区:[1]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

出  处:《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5年第10期53-54,共2页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摘  要:《猴子种果树》讲了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也没有主见,最终一事无成的故事。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猴子种下梨树苗,就等着吃梨子。第二至八自然段,写猴子轻信乌鸦、喜鹊、杜鹃的话不断改种果树。第九自然段写猴子总是拔了种、种了拔,结果什么树也没有种成。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而在语言叙述上,课文运用反复的方式,猴子与乌鸦之间的对话和接下来与喜鹊、杜鹃的对话,结构相同,语言的表述也仅是其中的农谚有区别。近日,在一次备课组研讨课教学中,两位教师分别执教了这一篇课文的第一和第二课时,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教师都借助文本的叙述特点进行教学,可课堂的实际效果却有很大不同。不妨来看一下两位教师简要的教学流程:

关 键 词:课堂教学 第一自然 语言叙述 二至 课堂学习气氛 动态学 自主学习 文本语言 学习主体 备课组 

分 类 号:G633.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