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施坚[1]
机构地区:[1]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出 处:《物理教师》2016年第4期24-27,共4页Physics Teacher
基 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以行为优化为核心的有效教学课例研究”(编号:FHB110033)的成果之一
摘 要:任何一种物理思想的形成与深化,通常都需要丰富养料的环境,即各种思想材料的积累,于物理学家如此,于理智而不乏灵动的的学生也是如此.但问题在于如何将昔日物理学家漫长的发现过程浓缩在一堂40 min的课堂中,如何真正引领学生追溯那些抽象的物理思想的起源,帮助实现观点的阶跃,常是实际教学中物理教师忽略或欠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注意到,“追寻守恒量——能量”一节中蕴含的的守恒思想的演进和“动力学”→“能量”观点的阶跃便是典型个例,这可能与以往教材“先功后能”的教学安排导致的教学惯性有关.因此,新教材“先能后功”的重大调整并增加一节起始新授课绝非随意,恰恰体现了对能量守恒思想(包括能量概念)溯源的历史尊重和认识上的矫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8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