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贲友林[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10018
出 处:《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2016年第10期14-18,共5页A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摘 要: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课堂中,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当下的教学改革,以变革"教"与"学"的关系来改进课堂教学实践。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绝不仅仅是教学前后顺序的简单调整,还涉及教学思想、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等诸多教学领域的变革。教,是为了学,学习是教学的出发点、归宿、中心。贲友林老师以《三角形按角分类》这则课例,专注于"学为中心"课堂变革实验,通过有挑战性的问题,组织、引导、促进学生展开真实的、自主的、深度的学习。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成为学生学习的加油站,成为学生生命幸福舒展的一片天地。
关 键 词:角分 贲友林 教学实录 教学改革 教学理解 主体性 包含关系 如角 课堂教学 学生就学
分 类 号:G424.21[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4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