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友林

作品数:299被引量:13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内容教师教学课堂教学目标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视界》《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江苏教育》《福建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重新认识学生
《教育视界》2025年第11期92-93,共2页贲友林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天,我去听课,刚在教室后排坐下来,一个学生从班级图书角拿来一本书--《重新认识课堂》,问我:“这是你写的吗?”我说:“是的,怎么啦?”学生告诉我,他看过这本书。我很惊讶,也很纳闷,《重新认识课堂》是我写给教师...
关键词:重新认识课堂 惊讶 学生 图书角 纳闷 听课 
我们需要怎样设计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学与思考
《教育视界》2025年第5期21-28,共8页贲友林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6—69页。【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2.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积累操作经...
关键词:设计教学 应用公式 几何直观 操作经验 教学内容 推理意识 教学目标 正方形 
对“探索”的探索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5年第1期27-33,共7页贲友林 
一段真实的学生探索学习经历表明,教学过程中的探索,绝不是那么直接、简单与顺畅的,即教师把问题与任务交给学生,然后学生顺利解答出问题,完成任务,探索以成功告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关注学生学习风格的差...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索学习 已有经验 学习风格 
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教育视界》2024年第29期79-80,共2页贲友林 
【问题提出】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让学生分别研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关于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学生有不同意见。有的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怎么折都不能完全重合。有的认为...
关键词:轴对称图形 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 长方形 正方形 重合 学生 
对课堂总结的“再思考”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4年第10期26-29,共4页贲友林 
课堂总结,不是只有一种方式、一种样态,可以有“特别”的,也可以有“另类”的。课堂总结,不能仅看重总结的结果、“成品”,更要关注总结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学会总结的过程与方法,让总结促进学生的学习真实地发生、深度地发生、持续...
关键词:课堂总结 结果 过程 方法 
放大2倍为什么要说成按2∶1放大?
《教育视界》2024年第23期80-80,共1页贲友林 
【问题提出】课堂上,教师出示了一个长方形,长3厘米,宽2厘米,再将这个长方形放大为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要求学生用“比”来表达长方形放大的过程,也就是回答“长方形是按照几比几放大的?”这个问题。学生认为是按1∶2放大的。教...
关键词:课堂 长方形 放大 教师 学生 问题 
明明白白地教,清清楚楚地学——《比的认识》教学与思考
《教育视界》2024年第23期34-41,共8页贲友林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3—54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计算比值。2.在认识、理解比的意义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观察、分析、比较...
关键词:教学内容 具体情境 苏教版小学数学 教学目标 比的认识 比的意义 数学知识 教学与思考 
在阅读、实践与写作的互动中,创造个人教学史——贲友林老师访谈
《新课程评论》2024年第7期185-192,共8页贲友林 杨志平 
一、反思课堂,寻找教学的另一种可能,《新课程评论》:贵老师,您好。谢谢您接受我的访谈。您在三十余年教学时光里,一直带班上课,且以自己的课堂为研究对象,书写对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感悟。您曾说“千金难买回头看”,能与我们分享一下,您...
关键词:教学史 千金难买 课堂教学 反思课堂 课堂形成 贲友林 访谈 
有一种“补课”,是师生“双补”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4年第6期21-24,共4页贲友林 
教学遗憾是遗憾在教学场域的表现,是遗憾的普遍共性与教学场域特性相结合的产物。教学遗憾虽已成事实,但可以改正与改进,即建立一种师生“双补”机制:教师给学生“补课”,是后续课堂对前一节课教学的补充与延续;教师给自己“补课”,是...
关键词:小学数学 补课 教学遗憾 教学改进 
一群人,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贲友林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项目研究回顾与思考
《教师博览(中旬刊)》2024年第6期10-13,共4页贲友林 
名师工作室如何开展活动?是否就是上课、研讨、听讲座、写文章?当一群教师以“名师工作室”的名义聚集在一起,是否就像在微信中“拉”几位好友即成为“群”那样的操作?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工作室需要用项目研究让大家聚集起来,通过项目研...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 微信 开展活动 回顾与思考 贲友林 团队成员 小学 上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