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儿童天性“自觉” 推进传统故事阅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于超[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  处:《中小学校长》2016年第12期40-43,共4页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基  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资助项目“中国古代儿童故事的教化价值及其在当代教育中的转化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由仁义行,非行仁义”,语出《孟子·离娄下》,即从扎根于人内心的德性行事,而不是去迎合外在的道德标准。为善是自然之举、人生本能,所以泰然、安然。如何实现“由仁义行,非行仁义”?显然,外部“规训”与其内涵背离,故而产生启发、诱导方式,传统故事教育便是其中之一。由上可见,传统大教育家往往都是善于讲故事的人。

关 键 词:诱导方式 离娄 寓言故事 情感陶冶 不言之教 知识教学 影响方式 为善 儿童兴趣 内在世界 

分 类 号:G424.1[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