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超

作品数:13被引量:2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发文主题:教育教育哲学教化中国教育荀子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教师》《教育学报》《教育科学文摘》《当代教育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诗》的教化价值及其实现探索
《教育学报》2017年第3期120-125,共6页于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哲学类重点课题"先秦儒家‘意义-感通’的教化哲学研究"(课题批准号:15AZX009)成果之一
诗乃出心达情的韵文,其文辞简约、委婉、典雅。孔子之前,先贤已致诗为教,范以中正平和之道。自孔子起,《诗》居六经之首,《诗》教为儒者奉持。《诗》之为教节以中道: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故能成就温厚不愚之风。《诗》教...
关键词:《诗》教 温厚不愚 “中” “感通” 
从“教化”到“教育”:中国教育的现代反思
《教育科学文摘》2017年第2期3-5,共3页黄晓磊 于超 
中国传统“教化”的基本涵义 “教育”在中国古代极少作为一个词使用,其在文献中的出现也通常是作为“教之与育之”。在中国古代教育中较常出现的是“教化”一词。“教化”的大量通用得益于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认可与采纳,并将其作为...
关键词:中国教育 教化 中国古代教育 反思 现代 中国传统 儒家思想 统治者 
合“自然”与“当然”为一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被引量:5
《教育研究》2017年第3期16-23,共8页于超 于建福 
"自然"与"当然"和合,即"自当一体",是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展开的根基。儒家以天道、人性为自然,以"尊德性而道问学"、"诚明"两进为途径;道家以"道"为自然,以"归根复命"为功夫;儒、道两家同源异流,皆以"尽人合天"为旨归...
关键词:自当一体 儒道 教育哲学 尽人合天 
从“教化”到“教育”:中国教育的现代反思被引量:4
《当代教育科学》2017年第1期3-6,共4页黄晓磊 于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秋季科研基金项目"从‘教化’到‘教育’--中国教育概念的现代演变"研究成果之一
当前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与传统"教化"观念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教化与现代教育反映了两种非连续的认识型,即从传统教化到现代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中的一次断裂,它是我们理解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前提性认识。改革是中国现代教育发...
关键词:教化 教育 断裂 现代反思 
挖掘儿童天性“自觉” 推进传统故事阅读
《中小学校长》2016年第12期40-43,共4页于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资助项目“中国古代儿童故事的教化价值及其在当代教育中的转化研究”成果之一
“由仁义行,非行仁义”,语出《孟子·离娄下》,即从扎根于人内心的德性行事,而不是去迎合外在的道德标准。为善是自然之举、人生本能,所以泰然、安然。如何实现“由仁义行,非行仁义”?显然,外部“规训”与其内涵背离,故而产生启发、诱...
关键词:诱导方式 离娄 寓言故事 情感陶冶 不言之教 知识教学 影响方式 为善 儿童兴趣 内在世界 
《礼记·乐记》中的乐教思想研究被引量:2
《教育学报》2016年第3期114-119,共6页于超 
上古教民,乐教为本。因乐声变化多、感人深且易,其效最捷。《礼记·乐记》集儒家乐论大成,汲取了汉以前音乐思想的精华。《乐记》由"心物交感"解乐之所由生;声、音、乐三者由微而著,各与情融,与心通,解乐之构成。孔子有言"成于乐",《乐...
关键词:《乐记》 乐教 敦和之乐  
略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被引量:4
《中国教师》2014年第11期35-38,共4页黄济 于超 
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首先要明确举什么旗帜、走什么路的问题:要举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旗,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要实现这两点,第一,要批判地吸收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教育遗产;第二,要有鉴别地学习西方现代的先进...
关键词:教育实践 古代文化 赫尔巴特 批判地 学习理论 传统教育 改造主义教育 个人本位教育 相互为用 中国文化发展 
“正心”乃立德之本被引量:1
《中国德育》2014年第20期13-18,共6页于建福 于超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带来了“国学教育的春天”气息,成为百年教育植根铸魂的起点与标志。《纲要》强调,加强对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
关键词:人格修养 道德品质 青少年学生 守诚 行为习惯 传统文化教育 显性教育 道德失范现象 隐性教育 崇德 
教育的本质和功能
《中国教师》2014年第9期40-42,共3页黄济 于超 姜旭 
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42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教育方针和教育内容以及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原则指示和具体规定,我们在学习后深受教育和启发。现就我们所想到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
关键词:教育的本质 功能 教育改革 中共中央 教育内容 教育方针 教育领域 第42条 
孟子、荀子教育哲学思想比较研究被引量:5
《教育学报》2013年第4期114-121,共8页于超 
孟子和荀子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从表面上看,孟、荀思想存在很大差异:在天道观方面,孟子主张"天人合一"的人格天道,荀子主张"天人相分"的自然天道;关于人性的认识中,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认为人性恶;在政治观上,孟子主张重王抑霸,...
关键词:孟子 荀子 教育哲学 天道观 人性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