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例谈指导学生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忠豪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 [2]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 [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

出  处:《湖北教育》2018年第1期16-17,共2页

摘  要:冯骥才的《挑山工》是一篇叙事说理性散文,被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选编为中(高)年级的讲读课文。无论是作为四年级课文还是五年级课文,教师在教学时无不将认识课文隐含的哲理(理解"挑山工认定目标、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精神")作为教学重点。请看下面这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预习检查。回答:我心中的不解之谜是什么?默读3-6节,画出"我"与挑山工几次相遇的句子.

关 键 词:讲读课文 教材选编 学生 《挑山工》 认定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分 类 号:G623.202[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