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显春
机构地区:[1]广东佛山顺德德胜学校
出 处:《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7年第9期110-112,共3页Modern Chinese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观点已经成为共识,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教学改革观念叫得很响,实质性的进展却不明显。笔者认为,真正对学生主体性的开掘应该是外在形式和内在思维的双重活跃。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却越来越弱。于是,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带着以上思考开展了一次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其间有经验总结,有反思积累,是一名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成长蜕变的总结。中小学课堂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个古怪的现象: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小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高涨,有时候太过踊跃甚至需要老师适当“压制”;升入初中。
关 键 词: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学语文教学 学生主体作用 语文课堂 教学改革实验 新课程背景 学生主体性 中小学课堂
分 类 号:G40-012[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9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