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省无为第三中学 [2]巢湖学院
出 处:《语文建设》2018年第4Z期35-38,共4页
摘 要: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它贯穿着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文章的选材、剪裁、结构、语言、表达等都要以主题为中心,服务于主题内蕴需求。因此,确立主题是文本解读的前提与基础,也是课堂教学的立足点与出发点。然而,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项脊轩志》堪称独步,其独特性表现在:作为文学文本,该文由正文和补记两部分组成,两部分创作时间相隔十三年;作为教学文本,教材中删去了“论赞”部分。这一补一删是否影响文本主题的表达?备课时,笔者对此问题进行探究,在浩繁的参考资料中爬罗剔抉、反复推敲,发现专家对此文主题的认识还存在诸多分歧,值得辨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