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语教材文本为载体 浸润传统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丽平 

机构地区:[1]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北安小学校

出  处:《吉林教育》2020年第31期85-85,共1页

摘  要:一、挖掘传统文化教育素材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不同的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很多小学生在学习与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更好地浸润传统文化教育,就需要挖掘教材文本中的传统文化素材,使其能够与学生现阶段的语文教材内容相配合。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有一篇课文叫《纸的发明》,这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介绍纸的发明历程与各阶段的优缺点,在蔡伦之前,书都是用竹片做的,这种方式有个很大的弊端,就是较为笨重。

关 键 词:传统文化教育 知识的理解 说明性 教材文本 文化素材 语文教材内容 小学阶段 小语教材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