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如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对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小学语文课堂的考察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珍 

机构地区:[1]平舆县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

出  处:《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2024年第3期72-73,共2页Henan Education

摘  要:问题的提出何为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简而言之,就是人能够利用特有的情感和意识来观察客观世界,认识和反映事物表象,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并根据事物的规律,有效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主观能动性可以引导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在实践中如何做;意识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从而造成具体物质形态的变化。这些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关 键 词:小学语文课堂 自觉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 课堂教学 北京市昌平区 主观意识 问题的提出 能动作用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