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小学德育》2024年第5期80-80,共1页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摘 要:赵亚婷在《当代教育科学》2024年第3期《纾解道德认识之困的道德隐喻及其教育实现》一文中指出,从现象学视域看,道德认识发生就是道德经验的发生,道德认识是直观的,它源于人的感性经验,包含着想象力的生发和权变思维。基于以上对道德认识的探索可以看出,道德认识与追求客观确定性的科学思维不同。有关人的道德思维的研究已表明,道德隐喻是人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它所具有的想象性、非确定性等能够弥补过于追求客观性的道德教育的不足,基于此,可以将其作为促进道德认识的一种可行方式,能够激发人的道德想象力,解除抽象知识之蔽,进而通达人的意义世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25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