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挖掘教材中的“隐性信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史娜 

机构地区:[1]陕西省西咸新区黄冈泾河中学

出  处:《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2024年第12期60-61,共2页

摘  要:隐性信息是指深层意义或者言外之意,是作者认为可以被理解的意义的一部分,是语言上未能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需要通过探究语境或者联想而获取的信息。比如,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挖掘文本的隐性信息,能够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感受文本,促使语言学习与意义探究相结合,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可从利用文本插图、剖析文本细节、利用文本留白等方面切入,引导学生在借助文本观察预测想象、揣摩人物特点、续写故事结尾等的过程中,促进其思维品质的培养。

关 键 词:隐性信息 挖掘教材 学生的思维 深层意义 挖掘文本 文本插图 文本留白 情感态度 

分 类 号:G633.4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