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作品数:97870被引量:140383H指数:10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金钊谢晖何勤华喻中雷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法律法学法治法学教育法理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陈金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利益衡量规则
《河北法学》2025年第5期18-38,共21页陈金钊 左飞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研究”(2022JZDZ003)之阶段性成果。
在执法司法过程中,利益衡量是常用的方法。利益衡量方法是对据法阐释元规则的拓展,通过利益衡量的介入,迎合法律逻辑的道义要求。这对强化依法办事之法的正当性,限制执法司法的任意性有积极意义。然而在法理学界,对是否存在限制恣意的...
关键词:利益衡量规则 利益衡量方法 不可通约性 经济分析 后果考量 
法律思维规则的意义探究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88-199,239,共13页陈金钊 
在中国法理学者一般的语用中,法律多被界定为行为规范,而行为之前的思维环节常被忽略。对行为的规范是以对思维的调控为前提的,因而动态的法律运用蕴含着法律思维规则的使用。法治是服从规则治理的事业。这里的规则,既包括行为规范,也...
关键词:法律思维规则 法律方法 行为规范 法治思维 法律逻辑 
重新确定据法阐释抑或依法办事之法的方法被引量:2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52-71,共20页陈金钊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研究”(2022JZDZ003)。
据法阐释依法办事之法的第一次确定,是指立法者创设制定法的活动。由于制定法规范是一般性、体系性的抽象存在,因而其实施需要在语境中具体化。制定法的具体化是抽象法律的重新确定。重新确定的实质是“法律注我,我注法律”的双向思维,...
关键词:据法阐释 依法办事 法源思维 法律思维规则 法律方法 
缘何据法阐释之法需要再次确定被引量:1
《学术界》2024年第11期27-39,共13页陈金钊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研究”(2022JZDZ003)的阶段性成果。
据法阐释之法之所以需要在语境中再次确定,原因在于:据法阐释并不是单向度依据制定法的思考,而是由人参与其中的互动过程。制定法是抽象化的一般性法律,没有为纠纷解决提供现成的方案。制定法运用是对一般法律规范的具体化,离不开人在...
关键词:据法阐释 法律方法 法律诠释 法律渊源 法源思维 
需要嵌入逻辑的中国法理学被引量:2
《中国法律评论》2024年第4期155-166,共12页陈金钊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研究”(2022JZDZ003)之阶段性成果。
中国法理学是对西方法理学知识论、价值论及认识论等的借鉴,可其内容并不全是对西方法理学的全面移植,而是运用辩思方式的整合,其典型特点是没有经过刻意论证,就在无意识层面消解了逻辑的重要性。中国法理学至今没有对法律的逻辑性(如...
关键词:法理思维 法律拟制 据法思考 辩证思维 法治逻辑 法律思维 
作为法治原则之法律的体系性被引量:10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24-136,177,178,共15页陈金钊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2JZDZ003)。
法律、法治不是自然状态,而是一种拟制性的存在。在法律拟制与实施的过程中,体系性要求是法治思维的指引,其与体系化结合,可表征法治实现的逻辑性。体系化是指法律构成以及实施的一致性,既包括对构成法律的概念、规范、原则之间的逻辑...
关键词:法律的体系性 法律的体系化 法治原则 法治思维 法律方法 
法的自主性:神话抑或现实?——世界3与法的自创生系统被引量:1
《清华法治论衡》2023年第1期240-273,共34页於兴中 高鸿钧 陈金钊 屈文生 鲁楠 丁玮 杨静哲 余盛峰 苏彦新 王婧副 张文龙 陆宇峰 
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来到华东政法大学第1期“东方明珠大讲坛”.“东方明珠大讲坛”是我校正在建设的最高级别学术论坛,旨在落实“学术兴校”的理念,打造具有学界美誉度、全国影响力的一流学术殿堂,营造浓厚的科...
关键词:科研氛围 学术环境 学术论坛 华东政法大学 学术殿堂 东方明珠 自创生系统 自主性 
论法律的体系性及体系化被引量:18
《求索》2023年第5期127-138,共12页陈金钊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2JZDZ003)。
法律的体系性不仅是对法律定性状态的描述,而且蕴含着对法律实施的体系化要求。法律的体系性功能之发挥,需要借助体系化。基于体系性要求的体系化,是重要的法治思维方式。体系化思维的使用,可促成社会呈现秩序状态。法律的体系性及体系...
关键词:法律的体系性 法律的体系化 体系思维 法律逻辑 法律方法 
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修辞意义——第十三届全国法律修辞学研讨会述评被引量:4
《河北法学》2023年第8期24-42,共19页刘雷 陈金钊 
作为话语实践的法律修辞方法,应当阐释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修辞意义。用法治话语言说中国式现代化,通过聚焦现代化建设的法治语境、彰显法治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诠释中国式法治理论的现代性,建构中国的法治话语体系和话语权,为世界提供...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法治修辞 法治话语 法治思维 法治意蕴 
中国式现代化缘何需要法理诠释被引量:10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3-13,共11页陈金钊 
教育部重大课题(2022JZDZ003)“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研究”。
法治化是现代化的关键标识。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顶层设计,都将法治化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之中。中国式现代化必然需要基于法理视角的深度诠释:从法治必须被当成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关键词:现代性 中国式现代化 顶层设计 法治话语 法理思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