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19-1949)

作品数:108被引量:21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国坛侯竹青王海军王东红吴汉全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主题: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共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博弈与重构:学术争辩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1919—1949)被引量:1
《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4期26-38,162,163,共15页王海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对外话语和叙事体系建构的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1919—1949)”(22&ZD022)。
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建构始终伴随着与其他各种社会思潮的话语交锋与话语较量,思想上与各种错误思潮的论战成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最重要方式。学术争辩是革命时期话语生...
关键词:学术争辩 话语权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意识形态主导权 学术话语权 
中共二十大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6,共6页李祥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1919—1949)”(19BKS004)。
党的二十大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审视和考察党的二十大,可以发现大会从永恒主题、使命任务、战略部署、主体要求等几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诸问题作出了新的阐释、概括和总结,深入揭示了新时...
关键词:中共二十大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 
新革命史视域下党报党刊史研究:理念、逻辑与进路被引量:2
《中国编辑》2023年第6期91-96,共6页李文健 刘运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运动媒介动员研究(1919—1949)”(22BDJ075)阶段性成果。
作为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党报党刊史研究历来为学界所重视。既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突出且有益的成果,但从研究范式和史观的角度而言,存在着如何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问题。新革命史研究中的一些概念、理念和方法值...
关键词:新闻史 革命史 新革命史 党报党刊研究 中国共产党 
新时代我国乡村德治的现实境遇与路径选择
《社会科学动态》2023年第6期32-39,共8页邓汪扬 姚宏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1919—1949)”(项目编号:19BKS004);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AHSKZD2018D01)。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乡村德治作为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索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道路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新时代我国乡村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乡村德治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德...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德治 乡村治理 
白话新诗派的“真实”诗学观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127-134,共8页梁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9—1949)”(16ZDA240)。
以胡适、俞平伯、康白情、刘半农、刘大白、周作人为代表的白话新诗派为早期白话新诗的理论建设和文学实践开辟了一条“真实”的道路。白话新诗派在内容写实、情感真挚、艺术真实三个层面对新诗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讨和创作尝试。“真实...
关键词:白话新诗派 真实 内容写实 情感真挚 艺术真实 
海外汉文报刊文学研究价值再审视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3年第2期48-56,共9页李奎 陈遂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东南亚汉文报刊小说文献整理与研究(新马卷1919—1949)”(项目号:18BZW150);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项目号:2022YJSKCSZSFK-09)的阶段性成果。
海外汉文报刊,最早由西方传教士创办,随后有众多海外华人参与其中。海外汉文报刊任务多、功能广,是研究海外汉文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文献资料。这些报刊刊载了大量的汉文学作品,与中国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属于海外汉文学中...
关键词:海外汉文报刊 文学史料 学术研究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建构的逻辑理路与价值意蕴(1919—1949)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5期93-103,156,共12页王海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对外话语和叙事体系建构的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1919-1949)”(22&ZD022)的阶段性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的建构,与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理论需求紧密相连。马克思主义开创了中国学术发展的新视野,是中国学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石。该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进步知识分子推动了马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 学术话语权 研究范式 
中共二十大理论创新的若干特点
《理论建设》2023年第2期18-24,共7页李祥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1919—1949)”(19BKS004);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延安时期我党的出版物与中共主流意识形态建设”(2018M640157)。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提出的新概念、新思想、新论断是其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呈现出开创性、引领性、前瞻性、全面性的特点。
关键词:中共二十大 理论创新 现代化 
扎实推动革命老区共同富裕--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被引量:1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40-44,共5页王生章 崔佳慧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人民’概念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建构及传播研究(1919—1949)”(课题编号:19BDJ040);2020年度福建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实质性进展”(课题编号:FJ2020MJDZ020)。
共同富裕是古已有之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最强音。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代表的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现实基础与支持条件兼具,推动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大有可为。从坚定党的领导的政治主体、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遵循...
关键词:共同富裕 革命老区 人民美好生活 
作为现代性建构手段的现代文学早期英译——以《天下月刊》的《雷雨》译介为例被引量:1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77-185,200,共10页刘月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早期英译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1919—1949)”(22ZW045)。
20世纪20至40年代,在新文学主将们以外国文学的译入作为实现中国文学、思想乃至社会现代化的手段的同时,也有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尝试着把刚刚诞生不久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到西方。这种实践包含着现代性的努力和期许,却往往为研究者所忽略...
关键词:《天下月刊》 《雷雨》 外译 现代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