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MZ014)

作品数:12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段丽波刘金双赵永忠段红云涂晶晶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探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思想战线》更多>>
相关主题:乌蛮民族关系南诏历史人类学南诏国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唐宋时期的徙莫祗蛮被引量:1
《思想战线》2016年第6期21-26,共6页段丽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南乌蛮史研究"阶段性成果(11CMZ014);云南省"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规划项目"南诏国;大理国史研究"阶段性成果(ZD201101);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研究成果;云南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资助项目;云南大学第四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
唐代的徙莫祗蛮源于汉晋时期的氐羌系民族,初为唐所属,置于唐初所设的弄栋节度,后为南诏所并,聚居于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后随着南诏的扩张而不断向东向南发展。到大理国时期,以徙莫祗蛮后裔自杞人为主体,建立了独立于大理国的地方政...
关键词:唐宋时期 徙莫祗蛮 乌蛮 
南诏国境内的金齿诸蛮被引量:3
《思想战线》2015年第6期28-33,共6页段丽波 赵永忠 刘金双 
云南省"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规划项目"南诏国;大理国史研究"阶段性成果(ZD2011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南乌蛮史研究"阶段性成果(11CMZ014);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研究成果;云南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资助项目;云南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
有唐一代,南诏国境内的百越系民族被记为黑齿蛮、金齿蛮、银齿蛮、绣脚蛮、绣面蛮、棠魔蛮、茫蛮、白衣等,其共源于汉晋时期的鸠僚;主要分布于南诏国的永昌、开南、镇西、银生节度等辖境内。现有研究多从其源流与分布、文化等进行过梳...
关键词:南诏国 金齿诸蛮 百越系民族 鸠僚 
宋元时期中国西南乌蛮的民族关系被引量:5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8-15,共8页段丽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南乌蛮史研究"(项目编号:11CMZ014);云南省"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规划项目"南诏国;大理国史研究"(项目编号:ZD201101);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研究项目;云南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资助项目;云南大学第四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
宋元时期是乌蛮不断分化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宋元王朝对西南地区治理的不断推进,乌蛮等民族也纳入了历史发展的洪流中。学界对宋元时期乌蛮民族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宋元王朝中央政权对其之统治方面,而对乌蛮与彼时杂处的其他民族的民...
关键词:宋元时期 乌蛮 民族关系 
南诏时期的磨些蛮被引量:3
《思想战线》2014年第5期65-71,共7页段丽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南乌蛮史研究"阶段性成果(11CMZ014);云南省"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规划项目"南诏国;大理国史研究"(ZD201101)子项目"南诏国;大理国的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研究成果;云南大学第四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研究成果
汉晋时期的摩沙夷至唐代被记为磨些蛮,其除分布于雅砻江以东、大渡河以南至昌明地区,西达金沙江上游两岸广大地域外,还南下至洱海以东的宾居地区,部分被迁到永昌和拓东地区。有关磨些蛮生产生活习俗、经济、文化等文献的人类学解读,可...
关键词:南诏时期 磨些蛮 
南诏时期的和蛮被引量:2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51-156,共6页段丽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南乌蛮史研究"(11CMZ014)阶段性成果;云南省"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规划项目"南诏国;大理国史研究"(ZD201101)子项目"南诏国;大理国的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研究成果;云南大学第四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研究成果
最早见载于《尚书》中的和夷源于西北氐羌系民族。汉以降,少见于文献记载,但到了南诏时期被记称为"和蛮"。从其族属源流来看,南诏时期的和蛮虽源于和夷,但也属于南诏国境内之乌蛮别种。南诏时期对和蛮记载的不多,一方面说明汉族史家对...
关键词:南诏 和蛮 哈尼族 
南诏时期的寻传蛮被引量:1
《学术探索》2014年第10期97-101,共5页段丽波 刘金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MZ014);云南省"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规划项目(ZD201101);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研究成果;云南大学第四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研究成果
寻传蛮源于氐羌民族,属乌蛮种类;唐时为南诏所统,居于南诏国境之西,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上游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的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一带,与氐羌民族的裸形蛮和百越民族的金齿关系紧密。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过着狩猎的游猎生活,尚处于...
关键词:南诏时期 寻传蛮 乌蛮 
隋唐时期乌蛮的民族关系被引量:3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93-99,共7页段丽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MZ014);云南省"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规划项目(ZD201101);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2012);云南大学第四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013)
由氐羌系民族的昆明人、叟人等发展而来的乌蛮在隋唐时处于吐蕃以东、大渡河以南,与唐和吐蕃关系密切。有隋一代,乌蛮的民族关系主要体现于隋朝征服与管理乌蛮等政治关系方面。迨至唐代,随着唐与吐蕃关系的变化,对乌蛮的治理成为唐朝对...
关键词:隋唐民族关系 乌蛮 白蛮 吐蕃 南诏 百越 
南诏时期的施蛮与顺蛮被引量:2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33-137,共5页段丽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南乌蛮史研究"(项目编号:11CMZ014);云南省"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规划项目(项目编号:ZD201101)子项目"南诏国;大理国的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资助;云南大学第四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
南诏时期的乌蛮是一个内涵丰富并处于不断分化发展的民族群体。在其内部,除了被史家记为乌蛮的那部分,尚存施蛮和顺蛮等多个"乌蛮别种"。对于施蛮、顺蛮的研究而言,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着眼于施蛮、顺蛮的分布、迁徙,对其民族关系、...
关键词:南诏 施蛮 顺蛮 历史人类学 
南诏时期的乌蛮被引量:2
《思想战线》2013年第6期24-29,共6页段丽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南乌蛮史研究"阶段性成果(11CMZ014);云南省"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规划项目"南诏国;大理国史研究"子项目"南诏国;大理国的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ZD201101);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研究成果
乌蛮是南诏时期西南地区人数众多的民族之一,其源于汉晋时期的昆明、叟、摩沙等民族。其时,乌蛮正处于融合、分化的发展进程中,除了被记为乌蛮外,还从中分化发展出了施蛮、顺蛮、独锦蛮、和蛮、徙莫袛蛮、锅锉蛮、寻传蛮和裸形蛮等乌蛮...
关键词:南诏时期 乌蛮 历史人类学 
昆明族与滇国关系考——从考古学文化的视角被引量:1
《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172-176,共5页刘金双 段丽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南乌蛮史研究"(项目号:11CMZ014);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昆明族是新石器时代就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原居甘青高原的南迁氐羌系民族,汉晋时期较为强大。由于各种原因,昆明族在迁居洱海地区后又不断东迁,与滇国发生了极为密切之关系。从考古学文化的视角,结合有关史料,可以看出,其时昆明族...
关键词:昆明族 滇国 考古学文化 民族关系 发展演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