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3A141)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戎龚停檀伯才索峰更多>>
相关机构:阜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生态景观花鼓灯民间歌舞本体歌舞艺术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红灯会”民俗歌舞的村落生态景观被引量:1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92-101,共10页戎龚停 
安徽省教育厅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淮河流域民间歌舞艺术生态研究"(项目编号:SK2013A141)课题论文
通过对豫南龙寨村历时三年的民俗歌舞田野考察,笔者发现该村玩灯人群体涉及全村大多数及周边村落,他们所操持的多样态灯玩意儿涉及多项民俗。其中,元宵节"红灯会"民俗歌舞的诸多田野特征与相关历史记载有着多层面上的接通。文章认为该...
关键词:玩灯人 主体群落 红灯会 仪式信仰 
沿淮民间歌舞的时空构建脉络被引量:1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72-77,共6页戎龚停 
安徽省教育厅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淮河流域民间歌舞艺术生态研究"(项目编号:SK2013A141)课题论文
本文在借鉴历史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生态学相关方法基础上,从历史和现实的多个视角对沿淮民间歌舞的历史生存、群体现状以及与民俗事象之关系进行探讨,认为播衍在沿淮地区的民间歌舞丰富多彩、灵活存现,沿淮民间歌舞是一支庞大的...
关键词:民间歌舞 玩灯人 主体观 时空观 
沿淮花鼓灯服饰的造型风格探究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25-27,共3页索峰 戎龚停 
皖北文化研究中心自设一般项目"颍河流域民俗美术原始资料汇编"(2013WBZX06);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淮河流域民间歌舞艺术生态研究"(SK2013A141)
沿淮的花鼓灯服饰通过具象的外化形式反映出淮河两岸灯舞的风格特点,体现了沿淮民众的造型观念、色彩心理等审美思想。花鼓灯服饰的发展衍变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语境的改变沉淀了深厚的精神思想内涵,透视出了淮河流域花鼓灯灯舞服饰审美...
关键词:花鼓灯服饰 造型风格 审美 
沿淮花鼓灯歌舞艺术的群落生态景观被引量: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年第4期137-140,175,共5页戎龚停 
安徽省教育厅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淮河流域民间歌舞艺术生态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K2013A141
通过对沿淮各地花鼓灯主体群落、生态民俗、本体结构等方面的考察寻踪与分析研究,发现玩灯人和花鼓灯艺术皆呈现出群落结构化,二者群落结构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制约、相互统一。认为各个层面的玩灯人群体成就了所操持的多种样态花鼓灯艺...
关键词:花鼓灯 玩灯人 主体群落 本体群落 生态景观 
基于景别理论的民间歌舞艺术形态表现研究——以钢琴曲《花鼓》为例被引量:1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50-153,共4页檀伯才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淮河流域民间歌舞艺术生态研究"(SK2013A141)
《花鼓》是我国著名作曲家瞿维先生于1946年创作的一部钢琴作品,该曲汲取了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等民间歌舞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文章以《花鼓》为研究对象,从作品的曲式结构及其民间歌舞化...
关键词:《花鼓》 景别 民间歌舞 演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