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H005)

作品数:53被引量:10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舒大刚彭华郑伟王川周正龙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阿坝师范学院宜宾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贺州学院学报》《儒藏论坛》《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文化》更多>>
相关主题:蜀学经学儒学考释难词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开宝藏》在蜀中雕造的文化因缘
《中华文化论坛》2022年第4期135-144,159,共11页舒大刚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项目编号:10@ZH005)系列成果之一;贵州省社科基金国学单列项目“中国西部儒学史”中期成果。
《开宝藏》能在成都成功刊刻,具有重要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因缘。除了物华天宝的天府之国的富鹰的物质、安宁的环境和鼎盛的佛教之外,成都以及蜀地浓厚的文化氛围,特别是先进的雕刻技术、发达的印刷事业、丰富的图书收藏等,也是促成这一壮...
关键词:蜀藏 佛藏 开宝大藏经 雕版印刷术 
两种宋版《三苏文粹》比较研究被引量:1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74-86,共13页舒大刚 尤潇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10@ZH005)。
《三苏文粹》是宋人所编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文章选编,目前保留有两种南宋刻本。两种刻本,一种按作者各自为编,三苏文章自成单元。一种按类编辑,三苏文章同类交错。《三苏文粹》虽为选本,但由于编刻较早,内中保留了三苏文章的早期...
关键词:《三苏文粹》 苏洵 苏轼 苏辙 版本研究 
道教水陆大醮与水陆画的历史研究被引量:2
《世界宗教研究》2022年第2期52-61,共10页李远国 李黎鹤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0@ZH005);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川宣2012.110号)《巴蜀全书》2017年子项目《巴蜀水陆画》阶段性成果。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有没有类似佛教的水陆大斋的法会?有沒有道教的水陆画?史料证明,唐代道教已有自己的水陆大醮,它始源于魏晋道教的三官考召仪,且与南北朝以来流行的黄箓斋关系密切。至清代,又被称为水陆大斋、水陆醮斋,并有科仪...
关键词:水陆大醮 三官考召仪 道教水陆画 历史研究 
程公说与《春秋分记》被引量:3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30-36,共7页彭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10@ZH005)。
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程公说所著《春秋分记》九十卷,是宋代《春秋》学的重要著作。《春秋分记》在体例上借鉴了《史记》的纪传体,而又有所创新。颇为珍贵的是,《春秋分记》配有十四幅古地图,是名副其实的“图书”。《春秋分记》注重阐...
关键词:程公说 《春秋分记》 内容 价值 版本 
首倡《儒藏》编修,总纂《巴蜀全书》——访四川大学教授舒大刚先生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383-394,共12页吴龙灿 张慧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编纂”(10@ZH005);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扬雄《太玄》集释与诠释史研究”(16BZX04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扬雄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扬雄哲学思想研究”(18005)。
舒大刚先生从20世纪90年代起即倡导儒学文献整理和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儒藏》编纂的专家学者。2010年,他又发起巴蜀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启动《巴蜀全书》编纂,开启当代“蜀学”复兴的新势头。舒大刚先生还对“孝经学史”、传统“国学”...
关键词:儒学文献整理 《儒藏》 《巴蜀全书》 “蜀学” 
20世纪的元明《春秋》学研究述评
《儒藏论坛》2019年第2期171-179,共9页张尚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ZX03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10@ZH005);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重点项目(RX14Z03);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川宜[2012]110号).
因为元明两朝被经学史家贴上了经学积衰时代的标签,20世纪学者对元明《春秋》学不够重视,导致其研究很不充分。首先,在成果的时间分布上,大部分成果集中于最后10年,表明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元明《春秋》学很少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
关键词:20世纪 元明《春秋》学 研究 述评 
陈寅恪在成都(1943-1945)被引量:1
《关东学刊》2019年第5期96-108,共13页彭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国时期巴蜀学术研究”(12BZS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10@ZH005)
1943年12月至1945年9月,陈寅恪执教于成都燕京大学,兼任华西协合大学特约研究员。在成都期间,陈寅恪尽心于教学与著述,前后开设了5门课程,总共撰写了14篇文章(旧说12篇有误),基本上完成了《元白诗笺证稿》一书。在成都期间,陈寅恪与巴...
关键词:陈寅恪 成都 燕京大学 学术 交游 目疾 
巴蜀文化的一座丰碑宋代文化的一座宝库——浅析《宋会要辑稿》
《儒藏论坛》2019年第1期70-101,共32页尹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10@ZH005);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川宣[2012]110号)
古代书籍,在刊刻、翻刻、抄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讹衍倒脱。自汉代刘向对校法之后,校勘也随着书籍的发展而兴盛。有的书籍,只有抄本流传于世,'舍此无他,研究者只能在忍耐中辨别使用,其中因错讹而误导之事亦所在多有'。由四川崇...
关键词:古籍校勘 路径 宋会要辑稿 
从历史地理看蜀学的包容性
《儒藏论坛》2019年第1期102-115,共14页王小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10@ZH005);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川宣[2012] 110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地项目“巴蜀《尚书》学研究”(SC12E002)
蜀学作为一种学术文化流派,包容性是其主要特点。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看,这种包容性体现在从内到外的三大层次包容体系:其一,四川盆地内部多种区域文化的交流包容;其二,巴、蜀两地域文化的互补相容;其三,蜀学与盆地之外各种学术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历史地理 蜀学 包容性 
20世纪中国《左传》整理成就评析
《儒藏论坛》2019年第1期116-142,共27页张尚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ZX03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重点项目(RX14Z0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10@ZH005);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川宣[2012]110号)
本文根据中国20世纪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分1900—1949年、1949—1976年、1976—1999年三个阶段分析评论了20世纪的《左传》整理成就。因政治制度、学术环境的变化,与以往时代整理的目的主要以研究为主不同,20世...
关键词:20世纪 中国 《左传》 整理 评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