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51052)

作品数:11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艳萍李建华殷海卫高慎涛更多>>
相关机构:洛阳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中学刊》《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攀枝花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文人群体考论北宋交游兰台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晋以张华为中心的作家群体考论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65-70,共6页李建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唐宋洛阳文人群体研究"(11YJC751052)的阶段性成果
晋武帝太康九年,随着陆机、陆云、顾荣等南方文人北上洛阳,以张华为中心的作家群体正式形成。惠帝即位之后,张华在政治上登上顶峰,束皙、左思、牵秀等北方文学家陆续为其僚属。至此,西晋优秀的文学家近半集于张华麾下,张府也成为著名的...
关键词:张华 作家群体 西晋 洛阳 
中晚唐诗的词体特质——以温庭筠诗的词化现象为中心被引量:2
《江汉论坛》2015年第6期90-95,共6页高慎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唐宋洛阳文人群体研究"(项目编号:11YJC751052)阶段性成果
晚唐时代,文人心态内敛,艳情题材增多,诗歌中产生了细美幽约之作,这种细美幽约的风格更适于在词中表达。在温庭筠之前,李贺、杜牧、李商隐的作品中已出现了词化特征,至温庭筠诗中,尤其是其乐府诗中,在造境、题材、语言、词境上也出现了...
关键词:温庭筠 诗词 词化 相通 
陆机《晋纪》《三祖纪》《晋书》三书关系考被引量: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99-103,共5页李建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唐宋洛阳文人群体研究"(11YJC751052)
晋惠帝元康八年,陆机以著作郎身份参与《晋书》限断的讨论,此为其日后撰写《晋纪》之肇端。陆机《晋纪》成书于晋惠帝太安年间(301—302)为平原内史时,而非元康末、永康初(298—300)为著作郎期间。该书由《三祖纪》和《武帝纪》二部分组...
关键词:陆机 《晋纪》 《三祖纪》 《晋书》 
东汉洛阳兰台、东观文人群体及其创作考论被引量:7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5年第1期1-8,共8页李建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唐宋洛阳文人群体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C751052)的阶段性成果
自东汉明帝起,校雠典籍和修撰史书成为国家固有的文化活动。明、章之时,校雠和撰史之所在兰台,和帝时,转移至东观,从此固定下来。东汉著名文学家如班固、傅毅、刘珍、马融、张衡、边韶、崔寔、蔡邕等均有兰台或东观撰述的经历,他们校雠...
关键词:东观 兰台 东汉 洛阳 文人群体 
北宋熙宁、元丰洛阳文人群体的形成及交游活动
《丝路视野》2015年第1期67-73,共7页刘艳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唐宋洛阳文人群体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C751052)
北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一批朝廷重臣来洛阳担任闲职或退隐闲居,他们与洛阳贤德之士广泛交游,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文人群体。其成员有富弼、司马光、文彦博、邵雍等二十余人。他们在此讨论时政,交流学术思想,在日常生活琐碎事务...
关键词:熙宁 元丰 洛阳 文人群体 交游 
论唐代文人的怀洛诗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7期20-26,共7页殷海卫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唐宋洛阳文人群体研究(11YJC751052);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唐代洛阳诗人群体研究(2011-JD-003);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白居易居洛闲适诗研究(2014-gh-778);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明清中原文人群体研究(2011FWX020);洛阳市社科规划项目:唐代河洛应制诗研究(2014B236);洛阳市社科规划项目:道家思想海外传播研究(2013B178)
唐代文人的怀洛诗兼有政治、精神、情感等回归洛阳的多重创作主旨。流放文人多思君恋阙,显示出一种政治理性,情感凄怨;外任文人多倦于官场,怀居忆旧,期望回归精神的家园,情思恬淡;流寓文人多思家怀亲,情深意淳。其情思也随时序变化、空...
关键词:唐代文人 唐诗 洛阳 怀洛诗 
论唐代河洛诗人群体的应制诗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33-140,共8页殷海卫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唐宋洛阳文人群体研究"(11YJC75105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明清中原文人群体研究"(2011FWX020);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唐代洛阳诗人群体研究"(2011-JD-003);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白居易居洛闲适诗研究"(2014-GH-778);洛阳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唐代河洛应制诗研究"(2014B236)
唐代河洛地区诗人众多,诗人群体构成复杂,诗歌创作内容异彩纷呈。应制诗人群体出现较早,它以君王为中心,在群体的形成和创作方面都有较高的自觉性。河洛诗人群体的应制诗包括政事应制、宴饮应制、游赏应制、礼拜应制、送别应制等内容。...
关键词:诗歌创作 河洛诗人群体 应制诗 唐代 
唐宋洛阳分司长官对文人群体的影响——以裴度、钱惟演、文彦博、韩绛为中心被引量:1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1-15,共5页刘艳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51052)
唐代东都留守和北宋西京留守是洛阳分司机构的长官,身份崇重。唐宋时担任洛阳分司长官的裴度、牛僧孺、钱惟演、文彦博、韩绛等人多位望崇盛,又具有文学才能,喜与文人交往,因而,对洛阳文人群体及其诗歌唱和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的...
关键词:洛阳分司 东都留守 西京留守 文人群体 
北宋天圣、明道年间洛阳文人群体考论
《天中学刊》2013年第3期88-93,共6页刘艳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51052)
北宋仁宗天圣、明道年间,在西京洛阳有一个以钱惟演幕府文人为主体的交游唱和群体,谢绛、欧阳修、梅尧臣、尹洙等文人都参与其中,其成员多为年轻文人,富有朝气,性格各异。这一文人群体的形成,既是由于文人们志趣相投,彼此推赏,也与钱惟...
关键词:北宋 洛阳 文人群体 交游 
略论白居易的闲适诗
《戏剧之家》2013年第11期335-336,共2页殷海卫 
河南省教育厅2011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JD-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5105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2011FWX020);2013年洛阳市社科规划项目(2013B197)(2013B178)
白居易的诗歌大体分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四类。闲适诗多是其政治失意后所作,尤其是退隐洛阳后,寻找一种诗意的栖息,在山水园林、宴饮纵乐、谈禅论道等中间,寻求解脱,其独善、中隐、闲适的生活方式,通俗化的诗风对后世文人...
关键词:白居易 洛阳 闲适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