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01099)

作品数:19被引量:7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凤亮吴宏娟朱巧云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深圳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电影艺术》《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文艺理论研究》《南方文坛》更多>>
相关主题:访谈录电影研究海外华人学者海外华文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关怀——张旭东教授访谈录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期110-116,共7页李凤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课题"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海外视野"相关成果
张旭东,1965年生于北京,在上海接受中小学教育。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美国杜克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美学教研室、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东亚语文系。现为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和东亚系教授,东亚系主任,
关键词:海外华人学者 张旭东 访谈录 北京大学 关怀 中国 中央音乐学院 比较文学 
美学·记忆·现代性:质疑与思考——王斑教授访谈录
《南方文坛》2011年第5期67-72,共6页李凤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课题"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海外视野"相关成果
王斑,福建厦门人,1982年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获英语学士,1985年于该校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88年旅美留学,先于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读比较文学,后转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l993年获比较文学博士。随后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校...
关键词:中国美学 访谈录 现代性 大学出版社 教授 质疑 记忆 20世纪 
文学与“文人”--张旭东教授访谈录
《小说评论》2011年第1期63-68,共6页李凤亮 张旭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课题“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海外视野”相关成果
张旭东,1965年生于北京,在上海接受中小学教育。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美国杜克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美学教研室、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东亚语文系。现为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和东亚系教授,东亚系主任,
关键词:比较文学 张旭东 教授 访谈录 北京大学 文人 中央音乐学院 中小学教育 
姿态还是心态?——由海外“张学”看海外华人批评家的边缘立场
《南方文坛》2010年第2期42-47,共6页吴宏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是:06CZW003;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成果;项目编号是:101099
张爱玲的传奇文学生命,尤其是她被中国大陆学界重新接受的过程,可说纠合着海外华人批评家与大陆学者的多重冲突和矛盾。从1961年海外华人学者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次为张爱玲发出“荒野的呐喊”开始,到90年代大陆亦掀起“...
关键词:海外华人学者 批评家 边缘立场 《中国现代小说史》 大陆学者 心态 姿态 张爱玲 
论“张学”中的海内外意识形态对抗
《华文文学》2010年第2期91-96,共6页吴宏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CZW003);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101099)"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
"张学"中的意识形态对抗,实际上是其研究主体——海内外华人学者的意识形态立场差异。文章通过分析关于《秧歌》和《赤地之恋》的争论,概括出双方意识形态对抗的表现:海外是在与研究对象意识形态契合基础上的艺术攻略,而大陆则是在对研...
关键词:张爱玲 “张学” 海外华人学者 意识形态 
华语电影研究:命名·理论·突破点——张英进教授访谈录被引量:3
《艺术评论》2009年第7期26-30,共5页李凤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课题"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海外视野"相关成果
要回到文化史的角度考察中国电影。事实上,如果重新回到中国早期电影,我们就会发现,即使在默片时期,也有相当多的跨国因素——从中国电影一开始出现的双语字幕,到我们所聘用的来自美国和日本的电影技术人员。所以,如果放开"国族"作为惟...
关键词:电影研究 华语电影 张英 访谈录 海外华人 整体性研究 中国大陆 港台地区 
从意识与技巧之争看海内外文学观念差异——以张爱玲的女性写作为例
《华文文学》2009年第3期58-63,共6页吴宏娟 
国家社科基金 项目编号为:06CZW003;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项目编号为:101099)
着眼于张爱玲研究中的意识与技巧之争,从张爱玲的女性写作切入,探讨海内外学者在意识与技巧关系问题上的差异:大陆学者多是就意识而谈意识,将张爱玲甘于"第二性"弱者的女性立场,以"补充"的姿态"纳入"中国新文学女性文学传统;海外华人学...
关键词:张爱玲 大陆学者 海外华人学者 女性写作 文学观念 
中国电影产业的新命题——张英进教授访谈录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12-17,共6页李凤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批准号:06CZW003);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批准号:10109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课题<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海外视野>(批准号:科技函〔2007〕70号)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另类电影、艺术电影、商业电影和主旋律电影等中国电影的主要类型走向各异,形成此消彼长的态势,独立电影和商业电影成为其中发展较快的类型。中国独立电影的快速发展有其历史契机与特...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 结构调整 
从比较文学到电影研究——鲁晓鹏教授访谈录被引量:1
《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1期53-65,共13页李凤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课题“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海外视野”相关成果
出身比较文学而从事中西比较诗学及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是众多当代海外华人学者的共同学术选择。近年来,北美比较文学界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比较文学研究面临转型,文化研究作为一个新领域迅速兴起。从中西比较诗学转向当...
关键词:中西比较文学 文化研究 中国电影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整体观及其批评实践——王德威教授访谈录被引量:20
《文艺研究》2009年第2期67-79,共13页李凤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课题"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海外视野"相关成果
王德威,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现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复旦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04年获选台湾"中央研究院"第二十五届院士。主要著作有《众声喧...
关键词:中国文学研究 王德威 批评实践 访谈录 整体观 美国哈佛大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小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