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W052)

作品数:12被引量:12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怡康莉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海学刊》《学术月刊》《江汉论坛》《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民国机制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知识分子文学文学史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艾青的警戒与中国新诗的隐忧——重新审视艾青在“朦胧诗论争”中的姿态被引量:7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59-64,共6页李怡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概念与中外文化交流"(08BZW052);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的新传统研究"(200512)
艾青在"朦胧诗论争"中的姿态可以从几个方面加以解读。这里有人事关系的某些误会,也存在着诗学趣味某种的分别。不过,从更深的角度分析,艾青的批评又主要是基于一种历史的观察,或者说是出于对中国诗歌曾经有过的创作问题的觉悟。艾青的...
关键词:艾青 朦胧诗论争 中国新诗 新时期 
民国机制: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阐释框架被引量:62
《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132-135,共4页李怡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概念与中外文化交流"(项目号08BZW052);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的新传统研究"(项目号200512)的阶段性成果
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到"现代中国文学",力图跳出政治话语干扰、接轨西方学术的文学史研究颇多成绩,但依然存在许多值得注意的空白之点。在今天,如何正视中国文学的政治形态背景,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包括"民国机制"的阐释框架,将使我们的...
关键词:民国机制 中国现代文学 阐释框架 
文学史是什么史?——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新思考被引量:10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5-10,共6页李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W052);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200512)
经过20余年的工作之后,"重写文学史"的理想和目标远远没有达到,对"文学史究竟是什么史"的追问依然刻不容缓。我们当今的文学史实际上是一种凌驾于文学现象之上的"知识结构",严重忽略了对文学作品(也就是文学"原典")的把握和理解。新的...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史 文学原典 文学史写作 
文学的区域特色如何成为可能——以巴金与巴蜀文化关系为例被引量:2
《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5期173-177,共5页李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概念与中外文化交流"(08BZW052);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的新传统研究"(200512)
巴金在精神上是巴蜀式生存的反叛者,是外面的更大的世界给了巴金精神的高度,他也愿意在一个更大的视野中来看待分析故土的旧事,并且时时注意从价值立场上与故土的狭隘相切割。这都形成了他与区域文化的复杂关系,从而与其他的四川作家差...
关键词:巴金 巴蜀文化 文学的区域特色 
含混的“政策”与矛盾的“需要”——从张道藩《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看文学的民国机制被引量:7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53-56,共4页李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概念与中外文化交流"(08BZW052);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的新传统研究"(200512)
张道藩《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是一篇标志性的论文,这篇论文最引人注目之处便是这些"政策"的表述颇为含混和矛盾。从政治统驭、思想控制的政策拟定到小心翼翼、含糊其辞的转折退让,其中思想的流变既反映出了张道藩这样的官僚知识分子...
关键词:张道藩 文艺政策 民国机制 含混 矛盾 
少数民族知识、地方性知识与知识等级问题被引量:15
《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51-56,共6页李怡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概念与中外文化交流"(批准号08BZW052)阶段性成果
少数民族文学从概念到学科都生动地反映了现代中国的知识/权力关系,这就如同其他的中心/地方的知识金字塔模式一样。值得注意的是,回首近现代中国学术史,就会发现在主导性强势性文化发展、"文化金字塔"巍然屹立的同时,另外一条思想的线...
关键词:少数民族知识 地方性知识 知识等级 
张力结构与闻一多的文化和文学选择
《江汉论坛》2010年第3期92-96,共5页李怡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8BZW052)"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概念与中外文化交流";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00512)"中国现代文学的新传统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闻一多一生的文化和文学历程充满波澜壮阔的特点,更准确地说是他常常在许多的文化思想与文学追求当中呈现出不同的"方向",作为心灵微妙表征的诗歌文本,也是到处布满了文化重叠的信息。这一形态可以被称作是内在的"张力结构"。闻一多如...
关键词:张力结构 闻一多:文化选择 
阿垅诗论的文学史价值被引量:2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54-56,共3页李怡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概念与中外文化交流"(批准号08BZW052);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的新传统研究"(编号200512)成果
阿垅作为"七月诗派"诗学思想的重要代表,其诗歌理论迄今依然处于被遗忘的状态,等待我们重读并加以郑重地总结和研究。重读阿垅的诗论,我们首先可以发现他对"情绪"意义的格外突出;此外,他还努力发掘着诗歌来自于现实生存的"力量";强烈的...
关键词:阿垅 诗学批评 文学史 
什么诗歌?谁的社会?——对“诗歌与社会”问题的几点困惑
《江海学刊》2009年第5期188-191,共4页李怡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概念与中外文化交流”(项目号:08BZW052)的阶段性成果
"汶川地震诗歌"写作所凸显的文学面对灾难、直面社会现实、担当时代使命的精神,涉及的正是当代文学传统中是否应该表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等文学正统、文学规范以及如何表现的本质问题,而中国现代诗论中对诗歌"社会意义"的强调又经常与对...
关键词:社会现实 诗歌 文学传统 文学写作 艺术追求 现当代文学史 文学审美 学术讨论 
“五四”与现代文学“民国机制”的形成被引量:29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55-57,共3页李怡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概念与中外文化交流"(批准号08BZW052);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的新传统研究"(编号:200512)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90年来,"五四"被各式各样的社会力量赋予了各式各样的含义,人们对"五四"的记忆也从最初的激情洋溢变为引领人们社会行动的主导意识。从文学的角度切入"五四",必然涉及新文化运动、左翼文化运动和现代知识分子...
关键词:“五四” 现代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 民国 现代中国 政治力量 “自由主义” 中国知识分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