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YY047)

作品数:8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冰郁郭芹纳杨永发侯桂秀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城市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诗歌研究》《社会科学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求索》更多>>
相关主题:注释唐诗文化学词义文化学视角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杜诗注释史通说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55-60,共6页杨永发 侯桂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人之唐诗注释研究"(07BYY047)
着眼于杜诗注释的历史,讨论了杜诗注释的格局和发展走向,将杜诗注释的历史大致划分为四个段落,即杜甫诗集基本面貌的形成为第一阶段,杜集注释本逐渐发展为对多家注本的整合形成集注本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强调个人见解、充分抒发个人...
关键词:杜甫 杜诗 注释 注本 杜诗学 
杜诗注释中生僻义的释义研究
《小说评论》2010年第S1期205-209,共5页杨永发 郭芹纳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人之唐诗注释研究(07BYY047)
古代诗歌中常常使用一些现今仍旧使用的词语,但是,这些词语的意义却与今义大不相同。今注中如何处理这类情况,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 杜诗 注释者 杜甫 释义 中原官话 古代诗歌 今注 音义关系 樱桃 
清人注杜的推释法
《中国诗歌研究》2010年第1期123-131,共9页杨永发 郭芹纳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人之唐诗注释研究》(项目编号:07BYY047)之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揭示了诗歌注释所特有的一种注释方法,命名为推释法,并对这一注释方法的运行机理进行了研究。此文第一次用形式分析的方法研究注释,得出推释法中受释体与施释体的关系是A(?)B的结论。并讨论了推释法的常用术语和特征。
关键词:注释 杜诗 推释法 
论注释内容的系统与注释的层次被引量: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118-122,共5页杨永发 郭芹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YY047)
注释内容分为语言学、文章学、文献学和文艺学的四类;注释分注字音、辩字形、明句读、释词,句意和语法的注释,篇章的注释,艺术的注释五个层次。词的注释存在词义、词用、词性三个界面;词义的注释有释基本义、释引申义、释语境义、释临...
关键词:注释 词义 古代文献 
清代唐诗注释的文化理念
《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11期156-158,共3页杨冰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YY047)
清代唐诗注释家们充分吸纳了时代的学术养分,在诗歌注释中发散出带有时代普遍性的学术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理念。本文以清人唐诗注释为语料,从注释学与文化学相结合这一角度切入,通过注释这一有意味的符号形式探究清...
关键词:清人唐诗注释 注释学 文化学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出格”在哪里——与李树喜先生商榷
《学术界》2008年第5期125-130,共6页杨冰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YY047)
对于李树喜先生的文章《〈唐诗三百首〉五言律"出格"问题》提出商榷,通过对于该文所用论据以及衡量标准的分析,认为李文所依据的标准不合适,所列举的出格唐诗并不出格,并由此引发了对于格律诗写作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唐诗 格律诗 正格 出格 
关于“训诂学”未来走向的一题三问
《求索》2008年第1期175-177,共3页杨冰郁 郭芹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BYY04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训诂学这门传统学科日益呈现衰退态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各方对该学科的发展也持有不同的论点。本文以训诂学的未来发展为切入点,论述了训诂学与社会、训诂学与其他学科以及训诂学与理论的关系问题。提出训诂学...
关键词:训诂学 未来走向 人文关怀 
文化学视角下的唐诗典故异文被引量:2
《社会科学家》2007年第6期199-201,共3页杨冰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YY047)
本文具体考证了四则唐诗典故异文,着重分析了该类异文背后的文化认知价值:第一,文化在层层累积的同时,还存在一种"集体无意识"地减负现象,非典故异文替换典故异文就是这种现象的具体表现;第二,文化创新采取的手法通常是温和渐进式的,非...
关键词:唐诗 典故异文 文化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