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芹纳

作品数:40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词义近代汉语陕西方言训诂学方言词语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诗歌研究》《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社会科学家》《语言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孤平’是个伪命题”吗?
《西部文艺研究》2024年第2期212-217,共6页郭芹纳 
对于律诗B句式必须避免“孤平”以及“孤平拗救”,王力先生不仅有详尽的解释,而且罗列出多达86条唐宋诗人的例证。经我们对杜甫1009首律诗的考察,也统计出其“孤平拗救”有50例,可证王力之说是可信的。对此,启功先生也是反复强调的,只...
关键词:孤平 孤平拗救 择善而从 
《红楼梦》校注本中的一处失误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1期68-73,共6页郭芹纳 
文章指出《红楼梦》校注本中的“转‘绦’,萧韵”之说是一处小小的失误,进而通过内证及比较的方法,说明此恐非曹氏笔下之误,而可能系传本所致。同时又顺带指出校注本中一则上下颠倒的对联以及红研所本中的“圆”字出韵现象,皆宜出注是正。
关键词: 萧韵  歌行体 
掌握训诂方法 正确考释词义(下)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年第4期72-74,共3页郭芹纳 
单一的论证,难以成说,那么,多角度的论证,是否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呢?我们也来看一个例子。
关键词:训诂 词义 考释 
掌握训诂方法正确考释词义(上)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年第3期76-77,共2页郭芹纳 
在有些中学语文教学刊物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文章:作者对入选教材的某些古典诗文中的词语提出自己的见解,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些文章的作者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发表新见。这是应该肯定的;可是,有些结论却难以成立,值得商...
关键词:训诂学 词义 考释 语文教学 作者 词语 
近10年今文《尚书》语言研究述评被引量:5
《求索》2012年第4期101-103,175,共4页杨运庚 郭芹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今文<周书>词汇研究"(项目编号:11XYY025);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今文<周书>形容词研究"(项目编号:2010JK009)
今文《尚书》作为上古早期的典型语料,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近10年学界采用了穷尽式的研究方法,在今文《尚书》语言方面做了许多深入的研究,但是由于采用现代语言理论和方法对今文《尚书》语言进行全面系统研究起步较晚,有些问题还存在...
关键词:今文《尚书》 语言研究 述评 
平仄相救得协调(二)——联中拗救
《小学语文》2011年第12期46-48,共3页郭芹纳 
有时候,在一句之中无法达到平仄协调的时候,人们义将其范围扩大到一联之中,这就是我们要介绍的“联中拗救”。所渭“联中拗救”,是指在特定的一联之中,出句某字出现了拗,由对句某字来补救。这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关键词:拗救 协调 平仄 对句 
平仄相救得协调(一)
《小学语文》2011年第10期46-47,共2页郭芹纳 
诗歌是思想感情的表现,它富含深情,活泼灵动。而平仄格律虽然是诗律的总结与升华,但却是比较机械固定的。要使活跃涌动的形象思维和丰富多彩的语言——适应固定的格律,在诗歌创作中是很难实现的——大量的唐诗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为...
关键词:平仄 协调 诗歌创作 思想感情 格律 诗律 唐诗 
学诗先要知平仄
《小学语文》2011年第9期39-42,共4页郭芹纳 
格律诗是唐朝初期新生的一种诗体,它有一系列具体的规则。这些规则——也就是格律——是逐步完善的。为了介绍的方便,可从最严格完整的格律入手。
关键词:诗体 平仄 格律诗 唐朝初期 
诗律易明毋畏难
《小学语文》2011年第6期27-28,共2页郭芹纳 
从上世纪初开始,小学语文教材中就选入了不少古代诗歌,其中大部分是唐诗。用普通话语音来诵读这些唐诗,有些仍是押韵的。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又如杜甫...
关键词:诗律 《早发白帝城》 小学语文教材 普通话语音 古代诗歌 《绝句》 “天” “山” 
清人对杜诗方言俗语的注释初探被引量:1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1期61-70,共10页杨永发 郭芹纳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人之唐诗注释研究;项目编号07BYY047
本文讨论杜诗方言的注释问题,以训诂学的方法从注释学的角度整理清人注本中的方法和术语,总结出清人注本中注释方言俗语的两种方法,即1、直表法;2、引用法。其中引用法又分四种:(1)引用其它注本注释;(2)引用其它文献注释;(3)引用辞书;(4...
关键词:注释 杜诗 方言 俗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