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

作品数:148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向明肖跃田李征涂艳华张琳瑜更多>>
相关机构:睢宁县官山镇中心小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邵阳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轻舟已过万重山——登白帝古城、览瞿塘胜景抒怀
《民心》2025年第1期54-55,共2页马青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电影《长安三万里》片尾李白赦返,乘一叶扁舟经三峡至荆楚,畅快洒脱地吟咏的这首《早发白帝城》,至今仍脍炙人口。因为一首诗,心驰神往地想登临一座城池、舟行一段...
关键词:一座城池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叶扁舟 《早发白帝城》 李白 白帝 胜景 抒怀 
千里江陵,几日可还?
《中国三峡》2024年第12期18-29,共12页简锦松 
李白这首《早发白帝城》,描写轻舟直下瞿塘峡的迅疾之姿,自古传诵,全诗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其中“千里江陵一日还”,特别引人兴味,当然,大家都知道从白帝城到江陵,不可能一日而到,但究竟...
关键词:轻舟已过万重山 瞿塘峡 《早发白帝城》 江陵 
“三美论”视角下的唐诗俄译对比分析——以《早发白帝城》为例
《今古文创》2024年第37期112-115,共4页蔡景美 
唐诗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瑰宝,李白诗歌更是唐诗的艺术顶峰,在中华文化的外宣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发白帝城》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作之一,是其流放被赦返程时的乘兴之作。本文以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为基...
关键词:三美论 诗歌翻译 《早发白帝城》 
踏着历史足迹 邂逅荆州古城
《旅游世界》2024年第9期98-105,共8页影子(文/摄影)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一诗中,所言的“江陵”,即现在的荆州。荆州,又称江陵城,为上古九州之一,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繁衍胜地,今天依然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南方保存最为...
关键词:诗人李白 三国文化 荆州古城 《早发白帝城》 楚文化 历史足迹 中华传统文化 
书法《早发白帝城》
《金融电子化》2024年第14期96-96,共1页张保军 
早发白帝城
《学苑教育》2024年第16期1-1,共1页 
[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赏析:《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
关键词:诗人李白 七言绝句 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白帝城 李白诗作 顺水行舟 
许渊冲“三美”论下的唐诗英译研究被引量:1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14期23-27,共5页贺鉴淋 杨佑文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全盛时期的产物,以多样的体裁和丰富的内容铸就了独特的中国文化符号。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论(音美、意美、形美)与诗歌独特的韵律与意境相契合,这也为诗歌英译提供了典范。本文基于许渊冲先生所提出的“三美...
关键词:“三美”理论 《早发白帝城》 诗歌翻译 对比研究 
轻舟已过万重山
《特区教育(中学生)》2024年第5期1-1,共1页琳冬冬 
小时学《早发白帝城》,不觉该诗遣词造句特有情致:它不算是李白代表作中令人一眼惊艳的美篇,而是直白平铺,不假雕饰——便自然当作普通行游诗了。年岁累积,再读“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看似轻盈松快,背面却铭刻着几多血痕。
关键词: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遣词造句 情致 李白 
此心安处是吾乡
《工会信息》2023年第15期1-1,共1页邓崎凡 
暑期热播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片尾,李白流放夜郎,中途遇赦写下了千古名篇《早发白帝城》。“千里江陵一日还”,表达了诗人大难逃生的喜悦和千里归家的心切。
关键词:千古名篇 《早发白帝城》 流放夜郎 李白 归家 
《早发白帝城》空间意象图示下的翻译生态观被引量: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年第7期49-52,共4页刘婷 
空间意象图示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在不同国家诗歌中得到或多或少的展现。诗歌翻译过程中,空间意象连接中外文化,传播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激发英语国家对自然空间中原型意象的感受,唤醒他们对自然及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关键词:空间 意象图示 生态观 翻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