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FX074)

作品数:13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玉洁张婷婷陈运生袁明圣谢红星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天府新论》《法学论坛》《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方法学》更多>>
相关主题:检视司法法律不确定性命题案例指导制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宪法价值的冲突与协调——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视角被引量:2
《社会科学研究》2016年第4期12-17,共6页陈运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法律冲突的适用方法研究”(11CFX074)
在强调创新发展、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和保障个人权利的时代背景之下,通过梳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宪法理论和治理观念,可以发现秩序正统性构建的基本要点:个人权利与社会契约、分权制...
关键词:宪法价值 价值冲突 自然法 宪法秩序体系 价值法理 
案例引证制度的源流——一个制度史的考察被引量:2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23-132,共10页张婷婷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2015BSCX40);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1CFX074)
当前我国对判例法的研究,往往聚焦于判例制度与判例汇编。然而,制度发展史的考察表明,案例引证制度同样是形成判例法的重要制度,其重要性甚至远超于判例本身。从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诺曼王朝时期的英国统治者通过引证盎格鲁-撒克逊...
关键词:案例引证 制度设计 普通法 法系 案例指导制度 
科技、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司法检视——以“宜兴胚胎案”为例的分析被引量:13
《法学论坛》2016年第1期133-143,共11页张婷婷 
国家社科项目<法律冲突的适用方法研究>(11CFX074)的阶段性成果
在疑难案件中,法律与道德的巨大冲突很容易掩盖科技的"除魅"特性。科技不仅革新了法律纠纷的产生和鉴定方式,还重塑了传统道德的取舍范围。而道德则依赖人生与社会认同的优势,又为科技发展和制定法设定了伦理准则。"宜兴胚胎案"的两种...
关键词:科技进步 道德市场 法律进化 司法裁判 
论立法语言审查程序的设置理据与技术——基于韩国立法的经验借鉴被引量:3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41-49,共9页张玉洁 张婷婷 
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法律冲突的适用方法研究"(11CFX074)
立法语言审查程序乃是一项对立法语词、句式、篇章结构等文本表达进行审查的立法程序。管窥韩国"语言审查程序"的立法实践可知,该程序在纠正语言错误、提高立法质量、实现法律的规范性和确定性上已经凸显出十分积极的效果。反观我国的...
关键词:立法语言 审查程序 韩国立法 科学立法 
论我国法律语言学的演进及未来发展被引量:1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3-10,共8页张玉洁 
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法律冲突的适用方法研究"(项目批准号:11CFX074)阶段成果
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我国法律语言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论述到系统研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之路始终充斥着语言学与法学两种进路。语言学研究进路经历了萌芽期、理论初创期后,迎来了英语研究模式的加入,拓展...
关键词:法律语言学 法学 语言学 司法实践 
法律不确定性命题的司法检视被引量:4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11-19,共9页张玉洁 
国家社科项目"法律冲突的适用方法研究"(11CFX074)
伴随着法律的"语言学转向",法律的不确定性命题重又成为各法学流派争相探讨的理论热点。其理论层面上的论争在哈特与德沃金的论战以及恩蒂科特的批判中展开,并将这一命题推行至司法领域,引发了不确定命题与裁判命题的论争;而实践层面的...
关键词:不确定性 裁判难题 疑难案件 法治 
宪法文本主义的迷思
《北方法学》2015年第1期40-46,共7页陈运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律冲突的适用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1CFX074)的相关研究成果
近年来,我国宪法学研究上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宪法文本主义的影响不断扩大。在本质上,宪法文本主义是文本主义在宪法解释学上的一种体现。其主要强调:尊重宪法;以宪法为中心;探求宪法文本的明显含义;排斥其他因素;反对文字主义与文本虚无...
关键词:宪法 文本主义 宪法解释 
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认定——基于190件案例样本的分析被引量:17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53-66,共14页张玉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律冲突的适用方法研究"(项目号11CFX07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设立虽然表明了我国在打击信息犯罪、维护公民个人信息权益上的立法决心,但立法语言的模糊性却引发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诸多论争。其中争议的焦点在于如何界定"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以及"非法获取"这三...
关键词:个人信息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司法认定 刑法解释 
论模糊语词之于立法的意义——兼及对法律不确定性命题的修正被引量:6
《法律方法》2014年第2期438-447,共10页张玉洁 
国家社科项目“法律冲突的适用方法研究”(项目批准号:11CFX074)
在法哲学范式下,语言的模糊性往往被视为法律不确定性的构成要件。但从立法角度看来,模糊语词的科学运用却是立法理论的必要构成。在立法过程中,模糊语词往往被定位为立法性语言、特殊的法律规范以及必要的立法技术。由此,模糊语词除了...
关键词:立法 模糊语词 法律意义 不确定性 
论法律解释的社会功能
《法律方法》2014年第2期69-81,共13页陈运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律冲突的适用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1CFX074);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我国法律统一适用与有效实施之研究”(项目编号:2013SKYQ001)的阶段研究成果
法律是社会进化的产物,法律解释也不例外。作为生之于社会、长之于社会的法律解释,本身与社会须臾不可分离。社会是法律解释所依赖的基础,与此同时法律解释具有影响社会的功能。法律解释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两项:一是社会化,另一是秩序维...
关键词:法律解释 社会 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