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ZS017)

作品数:6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昕杰王有粮陈长宁张艺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大学法律评论》《北方法学》《民间法》《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司法档案法律实践民国傅斯年法律史研究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抗战时期大后方基层保甲的困境——以四川南溪县兵役纠纷及其解决为例被引量: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46-54,共9页张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乡村社会及其纠纷解决--以民国四川县级司法档案为依据"(09BZS017)
20世纪30年代,保甲制度逐步复苏。抗战时期,后方保甲制度日趋完备,对战时征兵、征粮等工作皆有贡献。随着保甲的兴起,基层社会乡民与保甲之间常产生矛盾与纠纷,因征兵而产生的兵役纠纷则较为特殊。抗战时期四川南溪县的兵役诉讼档案正...
关键词:抗战时期 兵役纠纷 保甲组织 南溪档案 基层社会 近代科层制 
民国四川基层社会诉讼话语变迁研究——以三台档案为依据被引量:2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26-34,共9页陈长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ZS017)
清代的诉讼多被学者称为冤抑诉讼。民国时期冤抑诉讼在多大程度上向近现代的权利诉讼转型,是一个亟待考察的问题。通过民国三台档案,可以看到冤抑诉讼与权利诉讼的话语并存于四川基层社会,两者并非二元对立,大量过渡类型的存在说明了两...
关键词:民国四川 基层社会 诉讼话语 冤抑诉讼 权利诉讼 
司法档案、史料与中国法律史研究:以傅斯年“史料学”思想为基本视角的略述被引量:10
《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3期176-181,共6页王有粮 
四川大学法学院里赞主持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年度"民国时期乡村社会及其纠纷解决"(09BZS017)
近年来司法档案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中国法律史研究之中。围绕这种新近为学界关注的研究对象,出现了一批卓有建树的学术成果,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以傅斯年先生的"史料学"思想为基本视角,试图梳理并重新解读了司法档案使用过程...
关键词:司法档案 史料学 中国法律史 
民国民法中离婚权利的司法实践——以新繁县司法档案案例为线索被引量:6
《北方法学》2010年第3期145-151,共7页刘昕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乡村社会及其纠纷解决--以民国四川县级司法档案为依据"(项目编号09BZS01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民国民法颁行后,传统法律对妇女离婚权利的约束和否定得到纠正,在司法实践中,妇女也开始运用民国民法提出离婚诉讼以维护自身的权利。以民国新繁县司法档案中的李绍先案为线索,结合该县同时期30余件离婚案件,可以描述出民国民法实施以后...
关键词:民国民法 离婚 司法实践 
法律与习惯的并存:民国财产继承与分家承嗣的法律实践——以新繁县民国司法档案为例被引量:2
《民间法》2010年第1期309-316,共8页刘昕杰 
国家社科基金《民国时期乡村社会及其纠纷解决》(09BZS017)阶段性成果
民国民法典废除宗祧继承,全面吸收西方民法的财产继承,从而对民国基层社会的家族继承纠纷的解决带来较大冲击。在新繁县的司法档案中,分家承嗣虽未被法律规定,却作为一种民间习惯长期存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层社会百姓和基层司法...
关键词:民国民法 财产继承 分家承嗣 司法档案 
民国民法中的佃:传统制度的现代法律实践——以新繁县民国司法档案为佐证被引量:5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第1期69-78,共10页刘昕杰 
国家社科基金"民国时期乡村社会及其纠纷解决"(批准号:09BZS01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佃"在近代法律转型中纳入到西方民法体系之中,但由于中西法律概念的差异和中国特殊的法律背景,中国传统的"佃"在法律上游离于物权和债权之间,从确认为物权制度中的永佃权到逐渐被适用于债权法中的租赁契约。"佃"所涉...
关键词: 永佃 租佃 押租 转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