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06SFB2016)

作品数:4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易清沈玮玮赵晓耕刘红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湖湘论坛》《广西社会科学》《安徽大学法律评论》《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宪政五四宪法健讼悖论自理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中西视野下的荀子“礼法”观被引量:1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第2期163-168,共6页刘红军 沈玮玮 
2006年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文化传统与法律变迁》(项目批准号为:06SFB2016);2007年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创新团队项目《儒、法两家法律思想之分合及对中华法系的影响》(项目批准号:07JDTDXM82001)的阶段性成果
礼"在苟子那里有两类意义:一类是礼义,指道德原则,"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荀子·礼论》)。另一类是礼法,指宗法等级制度,使"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苟子·富国》),这里的礼法便具有了最高准则的意义。而"...
关键词:礼义 宗法等级 礼论 将礼 道德原则 天人关系 儒家传统 明于天人之分 天命思想 外推 
健讼与惧讼:清代州县司法的一个悖论解释被引量:3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85-89,共5页赵晓耕 沈玮玮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2009JJD820011);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项目(06SFB2016)
以州县自理案件为视角来讨论清代诉讼文化是一个很好的进路。通过考察清代州县自理案件的参与者(诉讼两方、作为诉讼帮助人的讼师和司法官员)的诉讼心态和策略选择,可以发现州县自理案件参与者的心态和行为存在一种"健讼"和"惧讼"的悖...
关键词:清代司法 州县自理案件 健讼 惧讼 悖论 
谢觉哉人民调解思想探析被引量:1
《湖湘论坛》2009年第1期89-91,共3页易清 
司法部2006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立项课题[编号:06SFB2016]的阶段性成果
谢觉哉人民调解思想形成于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发展于建国初期,是我们党和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其内容涉及到人民调解的意义、方法、方式、依据、误区以及调解与审判的关系等。研究谢觉哉人民调解思...
关键词:谢觉哉 人民调解 思想 
“五四宪法”的回顾与反思被引量:2
《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87-90,共4页易清 
司法部2006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立项课题(06SFB201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这使得"五四宪法"的制定不仅成为必要,而且有了可能。"五四宪法"以人民民主原则与社会主义原则二者为纲,兼收并蓄古今中外的相关制宪经验,是一部新型的社会主义宪法。作为...
关键词:“五四宪法” 宪政 回顾 问题 反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