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司法

作品数:51被引量:17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杜军强李栋李相森茆巍徐忠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史》《社会科学家》《人民检察》《法商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代“命盗重案权宜裁判模式的运行与说明”——以“因秽语威逼人致死”相关例文变动为例
《人民检察》2024年第4期51-56,共6页李栋 翟天琪 
清代对于“命盗重案”的审理采用权宜裁判的模式。面对特殊情状与既有例文的龃龉,清代裁判者以情法之平或罚当其罪为目标,通过比附加减实现案情与刑罚的实质性相符。权宜裁判的结果如果具有典型性和一般性,那么藉由案件而形成的判例将...
关键词:清代司法 权宜裁判 依法裁判 因案生例 因秽语威逼人致死 
清代"命盗重案"的裁判模式及其借鉴意义被引量:1
《人民检察》2023年第20期61-65,共5页李栋 李梓睿 
既有的一些研究对于传统中国司法裁判的理解并未突破西方“依法裁判”的案白,但就实际而言,传统中国的司法裁判与近代西方的“依法裁判”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以清代“命盗重案”的裁判为例,虽然其具有某些“依法裁判”的表征,但从具体的...
关键词:清代司法 命盗重案 依法裁判 权宜裁判 
中国传统司法“官无悔判”之辨证——兼论清代地方司法治理实践中的“信谳”追求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42-154,共13页邱玉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朝经营西北边疆成败得失研究”(20AFX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传统中国的祥刑追求”(21AFX005);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代法制之腹边文化互动研究”(20FXA004)。
学界多有学者将我国传统司法文化概括为“官无悔判”,而对于“官无悔判”的解读大多持批判的态度。“官无悔判”的定论与解读是值得商榷的。在清代以“信谳”为追求的地方司法治理实践中,官有悔判是普遍存在的客观史实,且主要表现为审...
关键词:清代司法 地方治理 官无悔判 官有悔判 改过 信谳 
略析资源视角下清代司法“下县”的载体与路径——基于《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增订本)研读的理论激发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1期80-88,共9页孟辉 
在《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1644-1945年的中国》一书10年再版之际,重读书中的核心概念——“资源”及其相关论述,为我们审视清代司法“下县”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激发。清代地方政府在行政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作为皇权代表之一的司法权,通...
关键词:资源 皇权下县 州县 佐杂官 士绅 
问题与方法:清代司法档案整理与法律史研究的双向互动被引量:7
《档案学研究》2022年第5期142-148,共7页赵彦昌 姜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黑图档·档案房》档案整理与研究”(21BTQ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清代档案为清史研究提供了最原始的基本史料,清代司法档案的整理促使法律史研究的“问题”导向更为微观、具体,并引入多元的研究方法。同时,法律史研究中对诉讼文书展开研究也为后续清代司法档案的整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围绕“档...
关键词:司法档案 法律史研究 档案开放 清代档案 契约文书 
原情与抑情:从“崔三过失杀父案”看清代中期的礼教与司法
《法学研究》2022年第5期173-189,共17页姚宇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清朝经营西北边疆成败得失研究”(20AFX006);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法制之腹边文化互动研究”(20FXA004)的阶段性成果。
同治初年两位士人针对嘉庆五年“崔三过失杀父”一案判决所作的驳议,折射出官民双方对服制命案司法的理解分歧。分析可知,双方关于崔三是否有罪的观点差异,表面上来自对传统法中“过失”范围的不同理解,实则根源于在以卑犯尊案件中应当...
关键词:原情论罪 结果责任 清代司法 明刑弼教 正统性 
清代乡村民事纠纷的化解机制与现实困境--基于清代州县司法实践的考察被引量:1
《齐鲁学刊》2022年第3期30-45,共16页张松梅 王洪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青苗会与近代华北乡村社会变迁研究”(14BZS049)。
追寻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秩序是清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但是在乡村日常生活中矛盾、冲突不断,相应的民事纠纷层出不穷,从而对乡村社会治理提出了严峻考验。为了应对繁杂的乡村民事纠纷,无论民间社会还是国家政权都不断探索符合乡村秩序...
关键词:清代司法 审判体制 民事纠纷 州县官 乡村秩序 礼治与法治 
也谈错案追责“虚化”——以清代错案责任为例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2年第1期98-116,共19页白阳 
冤假错案无疑是司法公正最大的噩梦。为了控制冤假错案的出现,社会舆论不断要求加大错案追责的力度,学者也指出当前错案追责机制与清代相比,呈现出一种“虚化”的态势,从而加剧了冤假错案的产生。本文针对这一观点,以清代错案责任制度...
关键词:冤假错案 错案追责 清代司法 逻辑缺陷 
清代微服私访与官员司法形象的多重建构被引量:1
《史学月刊》2022年第3期32-46,共15页顾元 孙永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传统中国无主物法律制度及其现代意义研究”(21BFX037)。
“微服私访”是指换穿便服、隐瞒身份对疑案民情进行实地访查。作为一种以官为主体的司法手段,微服私访通过奉旨、官遣、亲访、遣员或托民的方式启动,在清代民刑疑案、州县治安以及监督监察中起到了侦查取证、缉捕罪犯与司法威慑的作用...
关键词:清代司法 微服私访 文本形象 清官 
消失的“黑巫术”?清代司法中之蛊毒案件探究——基于洗冤录文本的考察与展开被引量:4
《安徽史学》2022年第1期31-38,共8页茆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司法检验再研究”(16BZS060)的阶段性成果。
清代的洗冤检验文本是在宋《洗冤集录》基础上发展而来。但是,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在相关毒物知识大幅增长的同时,清代与蛊相关的知识增加却与司法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任何案例附入,且增补的蛊毒知识主要来源于医书、游记、笔记等,时...
关键词:清代 《洗冤录》  观念 理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